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形成与实施:一个分(2)

2017-10-26 01:34
导读:二、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契约的纽带 根据企业契约,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然而,无论科斯(Coase,1937),还是


二、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契约的纽带

根据企业契约,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然而,无论科斯(Coase,1937),还是后来的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 and Demsetz, 1972)或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 1976),他们对企业契约的研究,关注的仅仅是经理人员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事实上,企业赖以生存的利益相关者,不仅仅只包括经理人员和股东。法码和米勒(Fama and Miller,1972)曾指出,股东的决策不能完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这表明债权人也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关;另外,对于现实中的企业为什么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Berle and Means, 1967),如果企业理论仅仅考虑经理人员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它不可能比较圆满地对此作出回答,因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社会公众与企业也存在紧密的利益关系。我们认为,企业是由股东、经理人员、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工人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其中,企业契约既包括“显性契约”,也包括“隐性契约”(Zingales,2000)。利益相关者都将自己拥有的资源投入到企业中,也都拥有了相应的索取权。但是,利益相关者所投入企业的资源不同,所享有的索取权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不相同。

企业之所以与其它市场契约不同,就在于企业契约包括了人力资本的参与(周其仁,1996)。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凭借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而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Knight,1921),同时,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剩余总是握有相当的“控制权”(张维迎,1996),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决策很可能让自己受益,而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incompleteness),它不能完全明确说明: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得到什么以及负怎样的责任,因而,人力资本所有者需要激励与监督(Dow,1993)。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经营决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简称为“经营者”),另一类是负责执行决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简称为“生产者”)。撇开其他利益相关者,张维迎(1995)已经证明,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最优安排,取决于每类成员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和对其监督的相对难易程度。如果生产者更重要、更难监督,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归生产者所有;如果经营者更重要、更难监督,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归经营者所有;如果两者同样重要、同样难以监督,则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由两者共同拥有。一般来讲,经营者需要对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作出反应,而这一反应对企业的生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而经营者比生产者更重要;经营者主要是用脑袋进行非程序化工作的,他的行为自然也最难监督。因此,最优安排应该是经营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生产者得到合同工资并接受经营者的监督[7]。因此,真正对上市公司剩余拥有“自然控制权”的,不是生产者,而是经营者。基于这种所有权结构,经营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对会计信息存在三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8]能够提供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相关的会计信息,以便他作出经营管理决策,因为经营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及监督生产者生产的权利,这同时意味着他负有经营管理的责任,而会计信息是他经营企业、监督生产者生产以完成契约责任的重要依据[9];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是经营者对契约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经营者希望他能够拥有足够的空间,对会计信息的具体进行控制[10];最后,在对利益相关者披露会计信息这一问题上,如果经营者要赢得稀缺资本,往往会主动披露会计信息,而披露的会计信息往往可能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从而使公司处于竞争劣势,这便导致经营者又不想披露任何会计信息[11]。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股东是凭借其拥有的财务资本而参与上市公司契约谈判的。显然,股东一旦将财务资本投入到企业,尽管他们拥有上市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但经营者仍有可能对其财务资本进行“虐待”而使自己受益(张维迎,1996),因此,财务资本需要得到监护。监护财务资本的重要途径,就是股东要求经营者向他们披露会计信息,以报告财务资本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财务资本投资的报酬及其风险。债权人同样是上市公司财务资本的供给者之一[12],但是它没有任何的剩余索取权,而只有到期收取本金和相应利息的权利[13]。经营者如果不能很好地经营上市公司,债权人便有可能到期无法收回本金与利息,因此,债权人要求经营者披露有关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如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上市公司与供货商和购货商共同构成社会生产链的一个环节,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利益相关性。一旦上市公司经营失败,这可能导致供货商的产品滞销、购货商的原材料紧缺。因此,供货商和购货商始终关注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状况,必然也会要求经营者向他们披露相关的信息,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自然与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职工必然也要求经营者向他们披露相应的会计信息,以作为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发展潜力,推断其就业和提薪的可能性,并进而决定是继续留任还是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的依据[14]。任何上市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持,都需要动用社会公共设施和社会稀缺资源,并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如废弃物引起的环境问题等。因此,社会公众要求经营者向他们披露相关的会计信息,以反映上市公司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15]。
上一篇:商业银行竞争中次动者超越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