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治理目标(3)
2017-11-02 02:18
导读:四、财务治理目标:人力资本所有者价值最大化 固然企业契约中各要素所有者都有权参与企业目标的制定,但随着一般工人的相对减少,技术职员治理职
四、财务治理目标:人力资本所有者价值最大化 固然企业契约中各要素所有者都有权参与企业目标的制定,但随着一般工人的相对减少,技术职员治理职员和企业家的相对增加,尤其是他们生产能力和治理能力的增强,他们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将日渐明显,起着甚至决定企业行为的作用。在知识条件下,人力资源是企业契约中最重要的资本,因此,知识经济的治理要求将从管物发展到管人,从以物为本发展为以人为本(吴水澎,1999)。固然人力资本的治理还未能纳进企业财务治理系统之中,但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有专家指出,在知识经济,财务起着仓库的作用,任何智力资本都终极要转化为财务(冯之浚,1998)。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公道开发、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本以使其所有者价值最大化将成为财务治理的目标。同时,这也是由于知识经济下分工越来越趋向精细化,人力资本越来越趋于专用性和群体性(方竹兰,1997),人力资本所有者相对于其他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承担着更大的风险,这就致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最大的剩余利益分享者,财务治理的目标也就当然地应为实现人力资本所有者价值最大化服务,就比如在“资本雇佣劳动”(张维迎,1996)的时代,企业财务治理应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一样。 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治理目标,并没有与企业的目标,即社会价值最大化相矛盾,而是更加地突出了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体现了人的发展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这一伟大思想。但由于人力资本不能像非人力资本那样可以在静态下以货币加以量化,它的价值只能在动态下,即人力资本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其绩效加以确定。而这种评价必然也包括对其所有者其他方面的考虑,因此它的衡量是变化的,不唯一的(陆维杰,1998)。这种变化主要包括:(1)使用环境的变化,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使得同样的人力资本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判定;(2)使用绩效的变化,人力资本的价值无法在事业和职业各不相同的条件下得到一致的效果。固然如此,我们仍然相信,随着人类熟悉能力的不断进步,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是可以报告或表露企业人力资本状况的潜力的(吴水澎,1999),是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以实现人力资本所有者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的。
「」 [1]王化成。再论财务治理目标[J].财务与。1999,(3)。 [2]吴季松。知识经济[M].北京:北京技术出版社,1998. [3]张蕊。人力资本中心观的确立对会计的挑战[J].财务与会计,1998,(3)。 [4]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1996,(3)。 [5]崔之元。美国二十几个州公司变革的理论背景[J].经济研究,1996(4)。 [6]张兆国,桂子斌,张新朝。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治理[J].会计研究,1999,(3)。 [7]吴水澎。知识经济会计三题[J].财务与会计,1999,(3)。 [8]陆维杰。企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也谈企业所有权的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1998,(5)。 [9]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0]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J].经济研究,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