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2)
2017-11-02 02:29
导读: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服从或服务于资本运营目标是出资者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的根本任务。从经济学意义上看,
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服从或服务于资本运营目标是出资者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的根本任务。从经济学意义上看,资本运营泛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与单纯生产型和生产经营型对比,资本运营的基本特点是围绕资本保值增值而进行经营治理,把资本收益作为治理的核心,以财务治理为导向,生产经营治理服从资本收益目标。因此,企业经营治理的重点是资本存量治理、资本增量治理、资本配置治理等,供、产、销治理及一般的筹资、投资治理要从属于资本保值增值的资本运营目标。财务治理也应以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目标,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正是以资本运营目标作为根本任务的。?
(二)保全出资者权益是确定收益(利润)的条件。企业经营的目标回根结底是为了创造收益(利润),财务治理不仅要为企业创造尽可能多的收益服务,而且必须能够正确地计量收益。要正确地计量收益,必须以保全出资者权益为条件,划清本利的界限。然而在现实操纵中,由于物价变动、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主观因素以及其他原因,往往使出资者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从而导致现实存在的诸多题目,甚至陷于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财务治理目标的实现。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要求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证出资者权益得以有效维护,保证收益计量的科学、正确,从而保证财务治理职能的真正实现。?
(三)以严格的治理制度作为该模式有效运转的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两权分离往往存在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等题目,尤其我国现阶段尚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些题目表现的更为突出。资产经营者以出资者的出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出资者投放资本的目的是谋求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这必须通过资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达成。但事实上,资产经营者很可能损害出资者权益,如将资产据为己有或拱手送人,导致出资者资产流失。或者经营不负责任,导致低效或无效经营,使出资者资产发生损失。为此,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监视约束机制作为保障,从而形成了该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四、实行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是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
正如前文所述,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是一个拥有法人财产权的经济实体,决定了我国企业要树立市场观念,谨慎经营,努力维护出资者权益,保证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能力;严重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各种现实题目,迫使我国企业必须采用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
首先,现代企业制度已经赋予了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治理机制,企业经营的目标必须从单纯的利益最大化走向出资者权益最大化(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的出资者权益将成为制约企业的根本动力,企业经营者的任免和是非功过的评价主要由出资者来进行,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将是出资者权益的维护和增长。我国已经开始推行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指标体系。这就为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宏观基础。?
其次,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治理模式,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同时它反映了与企业有利害关系各方共同利益的要求。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生存和发展只能取决于自身再生产能力的维持,否则只能走向萎缩乃至破产,再生产能力的维持强烈要求出资者权益的保全;企业治理当局同样关注出资者权益维护题目,由于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规范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企业治理当局的治理能力、荣誉与应得报酬将维系于企业生存与发展,这就促使他们重视出资者权益维护,以便确保自身的长远利益;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出资者投资办企业,其根本目的在于扩大所拥有的财富,而其中最为最少的要求则是保证其出资的安全与完整,因而他们是其权益维护的最大支持者;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信用,势必要求企业拥有足够的偿债能力,足够的偿债能力源自于企业足够的出资者权益;国家(政府)更要求出资者权益维护,企业全面坚持和贯彻出资者权益维护原则,保证其自身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能力,这样国家将在诸多方面受益,由于企业确保了长期生存与发展能力,就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国家中长期发展培植了资源,有助于解决
就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