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定位思考(3)
2017-11-03 01:24
导读:由《大众理财》杂志社举办的“2006中国信用卡消费倾向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选择信用卡主要考察便利性、机构信用等功能性指标,而对卡样设计的时
由《大众理财》杂志社举办的“2006中国信用卡消费倾向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选择信用卡主要考察便利性、机构信用等功能性指标,而对卡样设计的时尚与否并不怎么关心(见表3),这说明我国信用卡消费者对信用卡还处于“实用主义”阶段。
从持卡消费金额来看,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月度持卡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下,月度刷卡消费在1000-3000元的人群也占到3成,这进一步验证了消费者持卡消费的本意是为了便利,而不是透支。
2.竞争分析:发现竞争对手的弱点。定位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要了解竞争对手在消费者头脑中的“位置”,寻找一个在消费者心目中有需求、但竞争对手尚未建立的一个强有力的认知“位置”来区隔,当是定位之道。中国市场的特点是“大、杂、乱”,大多数行业还没有过渡到完全竞争阶段,竞争对手都没有强大到不可超越,均有各自的弱点或是相对薄弱的环节。所以,找准竞争对手的弱点进行进攻或者率先抢位,则可先入为主。在国内信用卡竞争中,跟风现象严重,银行之间推出信用卡的品种相当接近,通常是一家银行推出了一种卡,其他银行也跟着发,造成信用卡产品的创新度不够。据对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的消费者在各银行信用卡的认知状况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消费者仍然觉得每个银行的信用卡似乎都没什么差别,办谁的都一样。例如,2003年7月,招商银行率先与中国国际航空合作发行了“国航知音卡”,将目标对象锁定经常乘坐飞机的高端客户。与此同时,广东发展银行与南方航空公司合作推出类似的业务“南航明珠信用卡”,其目的也是为了争取航空客户。在国内银行中,广发真情卡是运用区隔定位原则比较成功的,其目标客户锁定有消费的年轻时尚女性:22-45岁的都市白领女士,高品位、高收入且具有消费实力,她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变得多样化一些,同时也希望能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经历各种不同的体验。广发真情卡迎合了目标客户的消费需求,并通过与多家商户达成合作满足了持卡人到各类特约商户消费时希望拥有的时尚、优惠、便利和尊贵的体验和感受,并做出“广发真情卡,真爱女人”的承诺。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优势分析:发现自身的强大优势。定位的第三个步骤就是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结合自身资源进入恰当的细分市场,在这个细分市场以专业、专注、专精形成竞争优势;二是在产品上标新立异,并且能形成进入壁垒。因此,发现一个有前景的位置或区隔并不够,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看自身的现状能否支持,或者通过内部的整合能否达到该细分市场,最重要的是假设你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某种认知,一定要看这种认知是否与消费者固有的看法或认知有冲突。《大众理财》杂志社举办的“2006中国信用卡消费倾向调查”结果显示:平时舆论对股份制银行可能褒扬有加,对四大行批评不少,但这种抱怨均不是本质上的抱怨,从基本面和心理来说,四大行持卡人对四大行还是认同的。在使用的便利性、市场美誉度、安全性、费率这几个指标,都是工行第一,建行排在第二,招行排在第三,中行、农行分别列第四、第五。四大银行排名靠前原因可能是网点多、历史悠久、信用比较好,具有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等因素,能给持卡人带来便利性、心理上的安全感等;同时跟消费者的心理习惯有关,还与“银行卡联网通用”政策的实施和强化有关。目前,四大行信用卡消费群体比较大,发卡量占全国发卡量的比重达到了80%。承认消费者的认知并利用消费者的认知才是定位的正确之道。例如:招商银行充分利用消费者认为股份制银行规模小、但人员素质高、灵活、科技先进、个性化强的认知,将整体定位趋向于“科技创新的银行”,“因您而变”,为客户提供灵活、个性化的服务。在《大众理财》杂志社举办的“2006中国信用卡消费倾向调查”中在使用的便利性、市场美誉度、安全性、费率这几个指标上,招行在第三的位置,其市场占有率为30.47%,排名第三,堪与四大行媲美,这不能不说是准确的市场定位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