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8)
2017-11-08 03:34
导读:[4]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4. [5]樊纲.论改革过程[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6]樊纲.两种改革成本和两种改革
[4]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樊纲.论改革过程[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6]樊纲.两种改革成本和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1).
[7]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8]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J].经济研究,1998,(1).
[9]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J].经济研究,1998,(12).
[10]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5).
[11]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12]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3]樊纲,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J].经济研究,2005,(1).
[14]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许秋起.经济演化理论的嬗变与融合[J].当代经济研究.2005,(3).
[16]诺思.
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
[17]陆磊,李世宏.中央—地方—国有银行—公众博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J].经济研究.2004,(10).
[18]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J].经济研究.2002,(8).
[19]刘明康.世界中国2005展望[J].财经.2005,(1).
[20]张杰.究竟是什么决定一国银行制度的选择——重新解读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含义[J].金融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