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题目、成因及对策建议(1)

2014-12-12 01:41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题目、成因及对策建议(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 要] 随着劳动关系逐
[摘 要] 随着劳动关系逐步市场化,民营企业成为当前劳资矛盾的重点。针对民营企业中劳动关系存在的一系列题目,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 集体协商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进,我国劳动关系市场化的特征已基本形成。特别是在以民营企业、港澳台及外资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市场化特征更加明显。随着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非公有制企业逐渐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劳动关系最不稳定的部分。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冲突,选择正确的劳动关系调节模式成为影响到建立***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重大题目。
  一、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题目
   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劳资气力对比失衡,导致民营企业大量农民工受到不公平地对待,劳资冲突成为民营企业内部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在:
  1.劳动报酬过低,工资拖欠严重
  我国工资收进在国民收进中所占比重一直偏低。在民营企业集中的制造业,职工工资水平更是长期被严重压低。很多民营企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员工的劳动报酬,一些企业甚至变相将工人工资压到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之下。即便如此低的工资收进,广大农民工也难以得到保障,工资拖欠题目非常突出。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调查,目前全国仅有6%的农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如此低下的收进连劳动力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成为激发劳资冲突的主要原因。
  2.劳动契约化程度低,劳动者权益缺乏保障
  劳动契约化程度是与企业组织程度高度相关的。不少民营企业由于本身组织程度低,因此在与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关系上,呈现出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很不规范的情况。据2004年、2005年对全国部分城市的抽样调查,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50%左右,建筑业餐饮服务业仅为40%左右。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劳动条件差,强度大
  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生产条件恶劣,工伤事故、安全事故屡禁不止,民营企业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都高于同行业的国有企业。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天天工作12小时~14小时者占45%,没有休息日者占47%。我们不时可以看到农民工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劳动导致猝死的报道,也反映出农民工恶劣的工作条件。
  4.职业培训少,社会保障缺乏
  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脏、累、苦、差的职业,缺乏基本的技能培训和提升的机会。据统计,农民工群体中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76.4%。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状况,农民工还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及女职工生养保障的参保率分别为33.7%、10.3%、21.6%和5.5%,基本处于无保障的状况。
  二、影响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因素分析
  1.劳资气力对比失衡,劳动者缺乏谈判气力
  劳资双方关系主体双方是两个独立的利益群体,有各自明确的利益要求。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双方凭借各自的地位和实力通过谈判的手段决定利益分配。在这一看似同等的过程中,面对单一的劳动者,企业居于强势地位,形成的是不同等的个别劳动关系。加之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就业压力大,劳动者在与企业的谈判中处于劣势,经常***接受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带有剥削性质的工资。
  2.制度保障缺乏,劳动者权益受损
  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下,尽大多数农民工难以取得城市户籍,无法享受城市居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地方政府很难避免维护当地人利益、漠视甚至损害农民工利益的行为偏好。这种深层次的制度因素首先导致在企业层面难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其次,地方政府很难从根本上关心农民工的劳动条件和福利,对劳动违法现象打击不力。第三,尽管中心政策相对完善,但地方政府贯彻落实的效果则大打折扣。由于制度保障的缺乏,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抑制,这是导致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紧张的根本性原因。
上一篇:品格·品位·品牌(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