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哲学思考(1)(4)
2015-07-13 01:18
导读:曾当过德皇“宫廷顾问”的十七世纪末的德国 哲学 家和 科学 家莱布尼兹在谈到“相异律”时,提出“在 自然 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的论点,据说
曾当过德皇“宫廷顾问”的十七世纪末的德国 哲学 家和 科学 家莱布尼兹在谈到“相异律”时,提出“在 自然 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的论点,据说当时宫女们都不相信,并纷纷到御花园四处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以推翻莱布尼兹的“相异律”,其结果是不问可知的,由此诞生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著名命题。而这一命题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它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哲理启示:事物都有矛盾,但各有各的特殊性,既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象没有相同的树叶那样,那么,我们 分析 和处理任何 题目 时,从思想 方法 到工作方法,都要坚持具体题目具体分析的原则,切忌千篇一律,一概而论。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 理论 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要知道,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份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相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夸大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夸大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夸大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而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夸大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我们每一个企业不是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吗?
四、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精心塑造企业之“魂”
企业文化理论博大精深,企业文化 内容 丰富多彩,从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企业 教育 到企业行为、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但我以为,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捉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原理要求人们,在诸多矛盾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矛盾两方面中,要着重把握其主要方面。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手指按十个跳蚤”,到头来,什么矛盾也解决不了。
认真研读企业文化理论,我们不丢脸出,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之“魂”。因此,企业精神就是我们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中,应该着力捉住的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纲举目张”。
纵观中外著名企业,他们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时,都十分注重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是海尔的企业精神,但海尔并不是把企业精神当作口号来喊,而是用案例来诠释企业精神,并以此来教育他们的员工自觉地实践企业精神。
敬业报国这种精神首先在他们领导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84年,张瑞敏第一次出国到德国考察,当他看到市场上的 中国 货除了烟花爆竹,别无它物外,心里就有一种流血的感觉,他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要创出名牌打到国外往。创出名牌,报效国家,这种信念十多年来一直激励着张瑞敏。他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而是全身心地投进到海尔的事业中往,不是工作就是 学习 ,身体力行倡导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感染教育了海尔的每一名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而追求卓越就是持续不断地创新,永远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海尔人以为,观念创新是先导,战略创新是方向,技术创新是手段,治理创新是基础,市场创新是目的,组织创新是保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海尔人有这样的 企业 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地开拓进取,才使得海尔成为中华民族 产业 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