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宏观生存环境巨变与广电传媒治理体制改革
2015-07-11 01:12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媒介宏观生存环境巨变与广电传媒治理体制改革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文章运用系统论
摘要:文章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新时期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世界广播电视传媒治理体制的变革趋势。加进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媒介宏观生存环境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给我国的广电传媒治理体制提出了深化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宏观生存环境巨变;广电传媒治理体制改革
广电传媒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生存受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美国学者艾伦·B·阿尔巴朗指出,广电传媒的宏观生存环境(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ical,PEST)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电传媒宏观生存环境的变化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
放松管制趋向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广播电视“政治斗争工具”的功能渐渐消退了,政党(政府)纷纷调整原来对广电业过于严格的治理体制,政策法规趋于理性化、放松化。放松管制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国1996年的《联邦通讯法》,这一法案的出台对美国甚至世界的广电业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打破了媒体间壁垒,答应各个不同媒体在市场上相互渗透;放宽了对媒体所有权的限制,促进了竞争,使得美国组建跨媒介的超级传媒团体成为可能,为美国广电业进进并领军全球传媒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法律基础。
尽管9.11以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新闻媒介的管制,但不足以逆转管制放松化的趋势。政府利用恐怖袭击激发的美国民众空前的爱国热情这一点,钳制了一切不利于政府的言论,甚至制造假新闻。但是当人们回过头来冷静的思考时发现,“反恐”战争期间对新闻媒体的管制制度是有背美国宪法和新闻价值观念的。这一非常时期的强制管制只是世界广播电视体制管制放松化浪潮中的一段插曲。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需要留意的是,“放松管制思想不是放任自流、自由主义,而是修改过往政府部分以法律方式进行的过多的管束与限制,给产业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经济环境的变化
市场经济规律的全球化扩张。在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的原则下,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资本全球化得以实现。它带来了对利润和贸易自由的追求,带来了广电领域的私有商营化浪潮和体制多元主义。
私有化浪潮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到更趋明显。原来实行国营体制和公营体制的国家纷纷将广播电视(或部分广电媒介)私有化。如法国1986年《传播自由法》生效,法国电视一台转为私人经营。又如英国BBC在1997年将它下属的一个公司的传输业务以近4亿英镑的价格出售给Castle Tower,迈出了BBC私有化的第一步。
私有化的浪潮打破了一些国家原有的单一体制模式,体制多元化成为世界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一大趋势。如今世界上完全实行单一体制模式的国家很少。大多数国家的广播电视治理体制采取的是“一种为主,其它并存”或“两种平衡,共同发展”或“多种体制混合并行”的混合体制模式。而各种体制模式根据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不同的体制类型。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
社会环境的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崛起。广播电视领域的产业化浪潮,使得贸易消费主义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冲击着各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变成了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带来的积极影响在于传播者逐渐意识到受众不再是被动的“靶子”,而是主动的消费者,拥有消费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其消极影响是,在近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争夺更多的消费者,电台、电视台过度的追求视听率,广播电视产品的生产、销售越来越倾向于屈意迎合消费者的口味,甚至不惜降低格调,置***导向于不顾,节目内容日趋娱乐化,低俗化。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四)技术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