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目标与选择(1)(2)
2015-08-03 01:03
导读:四、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欧美国家的大垄断企业多是拥有从 研究 开发、生产到销售,乃至银行、 金融 机构的多分支、多功能的 现代 工商企业群体,这
四、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欧美国家的大垄断企业多是拥有从 研究 开发、生产到销售,乃至银行、 金融 机构的多分支、多功能的 现代 工商企业群体,这种国际经营模式以国内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气力、多种经营和企业联营以及严密、完整的组织结构为条件。 我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则刚刚起步,对于经营、发展跨国企业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制度环境。因此,在鉴戒欧美成功经验时,应该从本国实践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 1.建立同一的治理机构,负责制定我国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确定对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投资的规模和渠道,并站在政府宏观角度,实行综合治理。 2.确定跨国经营企业身份认证制度,进步境外企业规模、档次,借以增强竞争力。欧美国家的单项投资水平均匀为600万美元,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单项投资水平也不应低于450万美元,这样才能经受住意外冲击而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3.进进方式应该以易人和回避风险较强的合资经营方式为主。美国采取独资的经营方式是由于其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综合国力,而我国 目前 属于资金约束型国家,假如采取合资形式进进国际市场,可以减少资金注进,以有限的资本尽可能地扩大国际投资规模,而且合资有利于弥补我国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经验的不足,消除因对当地市场及其他方面不了解而产生的进进障碍,并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合资方的治理技术、营销技能、信誉、供销渠道以及同政府、银行的关系等经营资源。 4、区位选择应集中在亚太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以及贸易保护严格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1923年,美国西尔斯公司就专门聘请市场研究学者尼尔森担任策划部经理,其任务是将在经济上颇有研究价值的国家细分为可用来实施营销的区域,不但将其在舆图上明确标示出来,且具体地记录该地区的统计资料,并长期加以观察和 分析 。我国企业在从事跨国经营前,也一定要慎重行事,进行详实的论证调研。 5、加快经济立法,为跨国经营的流通企业提供制度保障。欧美流通企业之所以在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下,还能高效率地运营,并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根源在于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制保障。任何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家和企业概莫能外。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21世纪将是跨国经营的全盛时期,谁国际化经营搞得成功,谁就能成为经济大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日益加快,未来国际贸易的交往将更多地从双边走向多边,全球范围的商品、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的双向和多向活动使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同一的大市场,以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全球化经营是未来流通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