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企业成长控制的核心影响要素(3)

2015-12-04 01:16
导读:6.战略风险 企业的成长、变革或创新都意味着风险。一般以为,风险是影响利润的未来经营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根源。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大

  6.战略风险
  企业的成长、变革或创新都意味着风险。一般以为,风险是影响利润的未来经营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根源。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大多数危机往往源于战略层而非经营层。所以,在关注经营层次风险的同时,更要关注战略层次风险。从企业成长的角度来看,风险产生不仅与竞争、市场等外部因素有关,也与企业追求成长而实施的变革、创新等内部因素有关。康佳公司成长历程表明,企业战略风险主要包括创新风险、转型(扩张)风险和法律风险三类。创新风险包括技术与产品研发、组织结构变革、治理模式变革等方面的风险。转型(扩张)风险主要是指企业进行主营业务的战略调整或实施多元化扩张所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主要体现为企业在市场抢占过程中所遭遇的反倾销诉讼、知识产权诉讼等风险。这些风险构成了我国企业战略风险的主流。
  
  三、核心要素评价及控制系统的运作机制
  
  战略控制的传统方法是制定战略、执行战略和绩效评价。控制是基于绩效衡量和战略制定之间的一个反馈。这种控制方法以反馈方法为主,一般来说,在一段时期终止之前,不会采取行动往修改战略、目标。当环境稳定且相对简单时,这种控制系统最为合适。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治理控制理论主要是夸大了对内外部环境关注的重要性,这是由于一般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不可猜测和复杂。适应和猜测内外环境的变化成为战略控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发展战略的假设、条件、目标及战略本身要不断地被监视、测试和评估。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之间的关系是交互性的。
  要实现对企业成长的控制,就有必要对成长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为了保证控制的有效性,企业有必要对这些核心要素进行量化评价,以明确控制的重点。在实际操纵中,可把核心要素细化或改进,也可以将构成要素纳进评价范畴。同时,对每个评价要素,可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设计相应权重,使评价结果更为公道。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可以构建合适的控制系统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影响,使之与企业的成长战略相吻合。例如,利用信念系统来明确愿景,规定基本的价值观、组织目标和指导方针,为企业成长提供动力和指导;利用边界控制系统界定战略发展领域,确定战略目标范围;信息监控系统对外部环境进行扫描(Scanning),对市场和需求趋势、竞争对手、法律政策进行监控;应用内部控制系统确保会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应用行为控制系统确定关键绩效变量,通过激励与约束手段实现对员工行为的控制,等等。如何构建公道的成长控制体系,将另文分析。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企业起步阶段,由于规模小、组织结构和市场/服务流程简单,主要依靠会计系统来确保财务数据正确和财产安全。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治理制度、业务流程、权责体系等开始应用,通过行为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目的。进进企业成长后期,随着治理层次和幅度增大,分散授权并不利于整体控制,此时可通过价值观、治理理念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信念系统来引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集中企业留意力于既定战略,边界控制系统开始发挥作用。进进企业成熟期,严格的治理体系往往会导致官僚主义,外部环境带来的不仅是机会,竞争风险也在加剧。此时,信息监控和风险监控系统的强化将有助于企业成熟地度过危机。由此,控制系统相互协同以控制成长战略的实施,推动企业进进下一个循环成长周期。
  
  参考文献:
  [1] [美]拉姆·查兰,诺埃尔·提切,著.鲁刚伟,译.持续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德]联邦议院,颁布.谢怀轼,译.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J].法学译丛,1989,(1).
  [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治理评论,1999,(2).
  [4] [美]劳伦斯·托勒.企业成长策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上一篇: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下一篇:苏皖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