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比较研究
2015-12-04 01:16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苏皖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比较研究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 本文在概述苏皖零
摘要 本文在概述苏皖零售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信息能力、顾客服务、信誉资本和经营模式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两省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性,鉴戒江苏省零售业的成功经验,提出安徽省零售企业可通过运用“价值链”构建经营模式、采用先进的零售信息系统、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源战略、实施顾客关系治理等途径构建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零售企业 核心竞争力 比较
一、苏皖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零售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位置日益重要,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加进WTO后,在我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零售企业加快了进进中国市场的步伐,使零售市场上的竞争更为白热化。内资零售企业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内资零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但关系到企业自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中国零售业的安全与发展。
安徽和江苏两省的发展现状可以用数据表现,从第三产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六个方面来进行对比(见表1)。
(一)纵向比较
安徽省和江苏省在这五年内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零售业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沉稳的发展势头。安徽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2001年的1142.8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765.00亿元,增长了54.4%。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2001年的2869.0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699.90亿元,增长了98.7%。安徽省的批发零售餐饮贸易业总额从2001年的340.8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478.20亿元,增长了40.3%。江苏省的批发零售餐饮贸易业总额从2001年的955.07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038.60亿元,增长了113.5%。
(二)横向比较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安徽省和江苏省的差距依然很大,不管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还是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都不及江苏省。2005年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江苏省的31.0%,2005年安徽省批发零售餐饮业总额为江苏省的23.5%。2004年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为江苏省的4.5%。由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安徽省与江苏省在实际利用外资额上的差距最大。安徽省零售业比较落后,在国家中部崛起的大环境下,发展空间很大,安徽省零售企业应该构建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捉住机遇,努力发展。
二、苏皖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
随着零售业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已逐渐成为零售界人士所关注的焦点。由于零售企业的基本特征是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需求,这就决定了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概括起来,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信息能力、顾客服务、信誉资本和经营模式,而苏皖零售业在这些方面的不同表现便构成了各自不同的竞争力。
(一)信息能力
零售企业的信息能力是指零售企业排除干扰获取来自各种信息源的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加工、整合、储存、传递、输出,使信息产生价值,形成新的信息价值流,整合零售企业拥有的多种经营资源,如供给商资源、顾客资源、人力资源等,从而实现零售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的的一种能力。
由苏宁电器和苏果超市的运作模式可以看出,江苏省的零售企业非常注重企业信息能力的培养,着力建设最先进的贸易网络数字化平台,非常敏锐的市场嗅觉,正确定位,敢于创新,总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企业拥有完善、先进的信息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信息指导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安徽省零售企业也在非常积极的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可是只一味的夸大网络的重要性,忽略了人的潜力,少有企业家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石破天惊的市场壮举,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在商战中掌舵,领导企业激流勇进。
(二)顾客服务
在当代市场上,企业产品已趋于同质化,然而通过增强顾客服务可使企业产品相对个性化和显出差异性,从而获得顾客的消费偏好。由于零售企业的基本特征是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来满足顾客需求,因此,顾客服务对于零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获得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