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企业的战略治理之路探索(3)
2015-12-07 01:01
导读:在进行了良好的内部分析之后,企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与企业相关的外部环境,这也是很必要的,由于全球市场和产业发展的波动性日益增大,不进行
在进行了良好的内部分析之后,企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与企业相关的外部环境,这也是很必要的,由于全球市场和产业发展的波动性日益增大,不进行外部分析,那就成了闭门造车,轻易导致生产与需求脱节,这样终极会被市场所淘汰。外部分析的目的在于确认有限的可以使企业收益的机会和企业应当回避的威胁。正如“有限”一次所标明的,外部分析并不是要列举无穷多的所有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相反,它只是要确认那些关键的、值得做出反应的变化因素。然后通过制定可以利用外部机会或减轻潜伏威胁的战略,公司应能够对这些因素作出或进攻性、或防御性的反应。有人或许会以为小企业的外部分析过程通常很不正规,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价值,言下之意就是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外部分析,实在,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由于就其了解主要趋势和实践的必要性来看,其作用丝尽不亚于大企业。
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企业任务陈述,也知道了企业内部上风与弱点,以及外部机会与威胁,这就为建立长期目标与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谓的长期目标是指人们通过实施特定的战略而想得到的结果,而战略则是为达到长期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目标的作用就在于树立企业努力的方向,促使企业从当前状况向预期状况转变,同时,它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衡量企业治理绩效的标准。而战略制定的本质则在于评价企业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情,以及他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将事情做好。目标和战略应当被自觉地制定和协调,而不应只是在日常的经营决策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弗雷德.R.戴维.战略治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王亚平.“十五”期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十五”思路,1999,(11).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万卫红,刘艳彬.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与我国外贸战略.江西社会科学,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