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治理理论回回探因(1)(3)
2016-04-10 01:06
导读:3 古典治理理论的应用是我国当前企业治理实践的现实需要 治理理论不是“屠龙术”,它必须见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一切不能为实践所用的理论
3 古典治理理论的应用是我国当前企业治理实践的现实需要
治理理论不是“屠龙术”,它必须见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一切不能为实践所用的理论都是灰色的。治理理论的实践价值并不在于治理理论本身,而在于它的指导对象,在于它与指导对象的吻合性。因此,治理理论应用是有边界约束条件的,在发达国家有用的理论,在发展 中国 家未必有用;在大企业奏效的理论,在小企业未必奏效。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理论更好,更不能说时髦的理论就是最好的理论。
3.1 现实 经济 社会 条件为古典治理理论回回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古典治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与美国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阶段、腾飞前阶段、腾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古典治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正是美国处于腾飞阶段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出现持续的增长,在主要成长部分有可能通过革新创造或者通过利用新的资源,从而形成很高的成长率,并带动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方面扩充能量。由于经济腾飞时期,几乎整个经济都在快速地增长,从而使具有经济现代化观念的人战胜坚持传统社会观念的人,在社会、 政治 和文化等方面取得胜利。腾飞阶段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刺激气力,既可以表现为政治革命的形式,也可能是技术革新的形式,还可能是治理方式改变的形式。当年,正是因应腾飞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古典治理理论破土而出。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一般来讲,人均GDP400美元以下为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人均GDP400~2 000美元为经济腾飞阶段,人均GDP2 000~10 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人均GDP10 000美元以上为稳定增长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1 090美元。这是我人均GDP首次突破1 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处于腾飞阶段的关键时期。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状况,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有很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表明,古典治理理论回回在我国有比较适宜的土壤。所以,有人以为,“考虑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反省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提出‘回回古典治理’,补上科学治理这一课,并试图以此作为我国企业迈向职业化的理论指导。”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2 市场经济低级阶段人们所能达到的熟悉水平是古典治理理论回回的重要人文环境
我国直到1994年才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仅仅10年时间,从政府到民间对市场经济的熟悉都十分有限。我国从市场经济低级阶段到成熟阶段,还有比较长的路需要走。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传统体制的惯性,制约着人们对市场经济熟悉水平的进步,因而,对在成熟市场经济中孕育出来的现代治理理论,多少有些消化不良。
企业治理说到底是人对人的治理,治理者和被治理者所能达到的熟悉水平,是制约治理理论应用的重要约束条件。从企业治理者来看,由于我国缺乏优秀企业家诞生和正常发育的社会土壤和社会氛围,社会体制方面也存在压抑优秀企业家成长的弊病,现阶段堪称真正企业家的厂长、经理为数实在并未几,甚至一些功成名就的企业治理者,往往并不是由于他们已经拥有了娴熟的市场经济驾御技巧,而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捉住了某一个机遇。在成功的或失败的企业治理者口中,我们都不刺耳到成串的、最 时尚 的治理学词汇,但是在他所治理的企业里却很丢脸到这些词汇所代表的治理理念、治理机制和治理制度。至于,在改革大潮中大量涌现出来的家族企业,治理者的状况更不容乐观。
3.3 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为古典治理理论回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拥有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 产业 企业单位196 222个,其中大型企业仅为 1 984个,占1%;中型企业为21 647个,占11%;小型企业为172 591个,占88%。在产业总产值上,三类企业各占1/3。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治理水平普遍比较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