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全面预算治理的现状与建议(上)(1)(4)
2016-05-28 01:08
导读:表1—表9数据来源: 南京大学 会计系课题组《中国企业预算治理现状的判定及其评价》,会计研究,2001.4 如表1,在全面预算的科学性方面小企业熟悉不足
表1—表9数据来源:
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中国企业预算治理现状的判定及其评价》,会计研究,2001.4
如表1,在全面预算的科学性方面小企业熟悉不足。大企业面对市场主宰企业的严酷现实,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经营计划的不足之处暴露得十分明显,因此大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的要求更迫切一些,而且大企业也有较为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开展这项工作。对于它们来说,由于存在大量的现金流量,进行全面预算的收益大于本钱。而小企业可能由于一方面企业领导的熟悉不足,另一方面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较为简单,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均受限制,实施全面预算缺乏必要的条件和动力,相应的对预算科学性就无法做一个较为明确的结论。3. 对预算的功能熟悉上的偏差
理论上预算的功能被以为有两种:决策治理和决策控制。在实际中,预算则经常被用来作为控制用度的工具,其他的功能却被忽略了。企业普遍编制了生产销售和用度预算,而有关资本支出的预算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并没有引起企业应有的重视,这说明企业预算对价值最大化战略的实施的支持功能有偏差。
3.3 实践层面分析我国预算治理现状
在实践方面,按照价值治理的要求,在组织的各个层面上应该都能做出有利于增加价值的决策,通过科学的程序和措施使企业的战略决策、资源配置决策、一线部分日常经营活动决策都符合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具体而言,价值治理包括三个步骤,如图5所示:①目标制定。从立足于价值最大化制定战略,到确定关键业绩指标、将价值最大化战略转化为具体的长期和短期奋斗指标,再到经营单位制定经营计划、财务预算以确定在未来12个月内为实现其指定目标应采取的具体步骤、确保有条不紊地实现目标。②过程治理。全过程监控企业的经营活动,跟踪业绩与计划、预算差异,及时发现题目,采取纠偏措施。③结果评价及反馈。通过成绩测定和相应的赏罚措施追踪指标的实现进度、激励经理和其他雇员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