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新思路(2)
2016-07-15 01:04
导读: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 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本
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
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本钱差别、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
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上风或没有贸易上风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尽对的要素上风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分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定的行业有助于劳动在各企业间调剂、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使单个企业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获得经济利益。假如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本钱较高,从而使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新贸易理论以为,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上风,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上风产生企业上风。这两种上风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来对国际贸易新现象的解释。其代表性的理论是林德的偏好相似论。林德以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均匀的收进水平或多数人的收进水平。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进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进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新贸易理论的上述改进使其成为当今的主流贸易理论。但由于该理论是产生于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国家的背景之下的,故其并没有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看题目。对一些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线索也没有进一步研究。
中国外贸策略中比较上风与竞争上风的兼容思路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策略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各有不足之处,传统贸易理论夸大比较上风,新贸易理论夸大竞争上风,我们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力求实现比较上风与竞争上风的完美结合。
充分利用传统的比较上风
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本钱的制约,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事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低级阶段。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按照传统比较上风进行生产和贸易还不能过早地放弃,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理由如下:首先,当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的产品出口尚受到要素投进的约束。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若目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将面临严重的要素投进约束,这些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要素禀赋和比较本钱为核心的比较上风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人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进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其次,继续发挥传统的比较上风有利于中国进步资源在宏观层次上的配置效率。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资金、技术相对稀缺,本钱较高,劳动力相对充裕,本钱较低,而一国经济竞争力与它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本钱高低紧密相关,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上风,只会导致欲速则不达。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在具有比较上风的传统产业中不断渗透竞争上风,化比较上风为竞争上风
在不完全竞争确当代
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是按包括了竞争上风在内的广义比较上风进行的。传统的比较上风理论建构在完全竞争的世界里,而竞争上风则建构于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之上,这是传统比较上风与竞争上风的区别所在。在现实世界中,传统比较上风仅仅表明了价格竞争的一种潜伏可能性。事实上,比较利益的获得是要以产品实现价值为条件的。在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不存在规模经济与公司活动,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故比较上风直接体现为价格竞争上风。因而比较上风与竞争上风是完全一致的。但在不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上风不但来源于比较上风,还可能来自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我们以为将竞争上风概念纳进到广义的比较上风体系中往,有利于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为此,要破除以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以及以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我们低劳动力本钱上风的旧观念。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可通过如下途径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上风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上风:⑴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资本和技术的投进,通过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技术与我国的劳动力结合,生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时的比较上风就在于同是高技术产品,但在我国生产的本钱更低,因而具有价格竞争上风。⑵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进步其附加值,形成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差异特性。这时的比较上风就在于同是劳动密集产品,但我国企业生产的更具特色,因而具有非价格竞争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