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新思路(3)
2016-07-15 01:04
导读:我们应该看到: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于国家的竞争上风。我国应在原有的比较上风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上风。竞争上风来源于有竞
我们应该看到: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于国家的竞争上风。我国应在原有的比较上风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上风。竞争上风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上风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上风,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我国不能满足足于按简单的比较上风原则确立自己的外贸战略,需要把比较上风转换为竞争上风。具体来讲,可采取如下策略:
重视政府的作用
政府可通过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进步本国已经拥有之要素的品质。政府可以依据“窄幅移动带”原则,尽可能正确地选择特定的关键产业予以适当的政策支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上风往往是人们努力创立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政府在支持高技术产业领域题目上经过慎重决策是可以避免失误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应以“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面向市场、发挥上风”原则,确定发展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消费类电子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培养北京、上海、深圳等15个重点城市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在市场选择上
国家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分,带动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获得国家的竞争上风。所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管是实施出口替换战略,还是进口替换战略,都始终要把进步产业结构水平作为重点。
重视国内市场,采取适度贸易保护 中国的需求点在国内,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可以缓冲出口不利时的风险,也可以容纳下大量进口商品以免国内产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对国内市场的适度保护有利于培育本国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的外贸发展必须以努力保护而非损坏国内市场为代价,即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实施进口替换战略,对国内市场进行适度保护。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资料:
1.崔日明、郭艳娇,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选择,《国际贸易论坛》,2002.4
2. Dominick Salvatore,《国际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3.朱唏颜、李汉铃、卢进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培育措施,《国际经济合作》,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