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4)
2016-08-20 01:11
导读:①求同存异。企业的各部分都必须集结在企业大目标下,只有与企业基本价值准则保持一致,才能相互支持与协调。 ②公道评估。各部分之间,只有分工
①求同存异。企业的各部分都必须集结在企业大目标下,只有与企业基本价值准则保持一致,才能相互支持与协调。
②公道评估。各部分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否则就会造成部分之间的逆反心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③要相互沟通沟通是现代企业的必备要素,领导与领导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应该建立沟通机制,沟通越融洽,凝聚力就越大。
④团队精神一个企业中所有的模范任务的集合体构成企业的团队,卓越的团队必须是完整的企业精神的化身,是企业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企业模范群体的行为,是企业模范个体典型行为的提升,因此,在各个方面都应当成为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规范。
(5)激励与约束的原则。
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就是有效激励员工围绕企业最高目标而努力。据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和约束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为负;但在适应的激励与约束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因此,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①细分激励。注重人力资本开发,以正面激励为主,细分激励有利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激励主要细分为:物质激励、***激励、升降激励、***激励、许诺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及时激励、批评激励等。相对于其他激励来说,批评激励属于负激励一种,批评激励也叫挫折激励,它是指出人们的过失或利用人们的挫折心理,激励人们勇于改正,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奋争的一种激励法,但这种激励不能成为主导。
②正确处理激励与约束的关系。两者手段不同,目的是一样的,在实施过程中,要保证激励的积极效果,必须使约束力度大于获利力度。因此,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加大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执行力,旗帜鲜明的表达倡导与反对的态度。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6)扬弃的原则。
在企业治理中有一条巴列特定律:“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中的20%所形成的。”即“二八”原则,一个企业也是如此。留住对企业有用的20%的群体,是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环节。
①分类原则根据企业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把员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认同公司企业文化,又叫强能力和良好业绩的人,这是公司必须留住的人才;第二类是认同企业文化,但缺乏能力的人,给他提供第二或第三个机会,换个岗位或送往培训,安排适合他的工作;第三类是不认同企业文化,但有能力的人,加强对他的教育,使他认同企业文化,转变为第一种人,否则,就叫他离开企业;第四类是不认同企业文化,又没有能力和业绩的人,通过有效的淘汰机制,尽快让其离开企业。
②绩效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绩效治理机制,体现价值观所倡导的行为。在现实中,没有人会总是对自己的薪酬感到满足的,而个人财富过大可能产生副作用,激励过度可能让人不思进取,因此,通过认清我们价值观所能容许的底线显得尤为重要。
③从贤不从众按照“二八原则”真理不一定都把握在多数人手里,要造成一种环境,让不同意见存在和发表,一经形成决议,就要实行权威治理。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是一场治理的变革。加进WTO后,中国直面全球化的竞争,市场竞争的空间将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寻找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则”和“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已显示出作为一种“知识资本”所产生的文化力与生产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最具活力、最具稳定性、最具个性化、最具渗透力、最不易被竞争者模仿的因素。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这场治理革命的胜败手。只有当核心价值观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并建立一套充分体现这种核心价值观理念,并能够得到每个员工有效执行时,核心价值观真正融进到员工的思想深处,企业才能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