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疆出口企业信用风险治理
2016-11-14 01:19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浅析新疆出口企业信用风险治理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 新疆对外贸易经
摘 要 新疆对外贸易经过近20年的迅猛,已初具规模。然而近年来,新疆出口因信用风险而导致的损失情况越来越严重,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发生坏账后又未及时解决的日渐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应针对出口企业外部信用服务体系缺乏、出口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企业内部风险治理不善等主要因素,从强化出口企业风险治理内部控制、加强外部信用环境建设等多方面进手,规避出口信用风险。
关键词 出口贸易 信用风险 风险治理
据海关统计显示:2004年,新疆海关进出口总额达56.36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12.7倍,进出口规模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第17位。2005年新疆对外贸易进出口达79.4亿美元,在全国列第14位。到2005年与新疆有经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7个,进一步扩大了中亚及俄罗斯、欧洲、美国等传统市场,还拓展了南亚、西亚、东盟、非洲、北美市场。
但是,对外贸易究竟不同于国内贸易,它涉及环节多、风险大,外贸企业稍有不慎,便会遭受风险。这其中,又以出口信用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最为严重。相对于其他省市的外贸企业,新***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疆出口具有交易形式多样、结算方式不规范等特点。这意味着新疆出口企业比其他省市的出口企业面临更多的信用风险,与之相对应的是新疆出口企业信用风险治理更为薄弱:企业对交易对象缺少足够的信息和资信调查;对交易额度缺少规范化、化的审批治理;对形成的应收账款缺少有效监控。如何防范信用风险已成为新疆出口企业经营治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题目。
1 新疆出口企业信用风险治理现状及存在题目
笔者随机走访了近30家外贸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大部分企业都对信用风险有一定了解,以为国外逾期应收款对自己企业的经营严重。但谈及如何防范,却没有明确熟悉。新疆出口企业在信用风险治理上存在以下题目: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1 与主要贸易国整体信用状况不佳
新疆与13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但贸易伙伴的布局很不均衡。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额占新疆外贸总额的一半,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占新疆外贸总额的70%左右。由于这些国家正处于转轨时期,传统计划的流通体系遭到严重破坏,而适应市场经济的流通体制尚未建立,市场处于混乱状态。固然逐步建立健全了本国的各项法令法规,但由于政府目标的变化、地方保护主义和职员更迭等原因,其政策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且海关官员的频繁更换及口岸治理职员的***等题目,随之产生了各种限制性措施,造成贸易操纵不规范。中亚五国普遍没有建立信用体系,不能对进行外贸活动的主体进行有效地监管和制约,造玉成社会整体信用程度低,中亚进口商信用不良,拖欠货款甚至赖账的事时有发生。
1.2 企业外部的信用服务体系缺乏
我国政府至今尚未出台专门的信用法规,也没有明确主管部分。新疆没有制定信用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整个信用服务业基本处在自发状态。企业间也没有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企业缺乏了解国外进口商资信情况的渠道,不知如何正确判定海外客户的信用度,一旦遭遇信用风险,发生坏账,也不知要如何寻求外界帮助。
1.3 企业信用风险治理意识淡漠
新疆相对于全国其他省市来讲经济比较落后,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固然外贸发展势头良好,但外贸并未形成一个好的环境和格式,没有形成一个协力及优越劣汰的市场机制。出口企业从整体上讲处于较为混乱的竞争状态,企业之间产品的同质化情况严重。尤其是
服装和鞋,存在着恶性竞争,而依靠降价已经没有多少利润空间。规模较小的出口企业选择赊销作为结算方式,固然目前这种短期行为有一定积极作用,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利益,使得企业获得原始积累,但从长期看,对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并不利。由于与国外企业积极推行贸易信用不同,新疆出口企业对赊销这种非契约形式的经济活动并不是建立在自身良好的风险治理基础之上的。规模较大的出口企业一般采用信用证方式,但信用证也存在着种种风险。总之,新疆出口企业没有信用风险防范意识,缺乏信用风险治理机制,且不了解必要的信用风险治理手段,缺乏对外商的资信调查,没有制定客户授信额度的标准及应收账款的追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