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知识螺旋模型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2)

2016-11-15 01:04
导读:而根据知识在企业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可将知识划分为特殊性知识、整合性知识和配置性知识。其中特殊性知识是企业所独占的关于某个领域例如

  而根据知识在企业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可将知识划分为特殊性知识、整合性知识和配置性知识。其中特殊性知识是企业所独占的关于某个领域例如技术方面的知识,它一般是以显性知识的方式存在的,而且易于被复制。而企业能力的形成又需要将企业各个领域的特殊性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应用的知识体系,这便是整合性知识。但是假如企业无法正确地应用这两种知识来实现其经济上的目的,那么这些知识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于是企业还需要配置性知识来开采和使用这两种知识。整合性知识和配置性知识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它们正是形成独特企业能力的关键资源。   2 知识创造的螺旋模型
  
  Nonaka (1994) 以为知识创造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 并且以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相互转化中形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从而促进了知识的发展。以Nonaka的概念来说,知识是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以及内隐化的过程,产生了知识类型的转变。
  社会化(socialization):社会化是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社会化过程是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师传徒受就是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典型形式。由于新知识往往起源于个人,因此社会化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出发点。
  外在化(externalization):外在化是对隐性知识的明晰表述,将其转化成别人轻易理解的形式,使隐性知识转化为显形知识。这个过程在传统上主要依靠于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以及深度会谈(dialogue)等的方式,借此推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结合化(combination):这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通常是一种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的过程。既显形知识转化到显性知识的过程。将这些零碎的知识组合起来,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形成标准化格式化的文件,这就完成了知识结合化的过程。通过结合化,个人知识不断上升成为组织知识,进而能更方便地为组织成员所共享。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内隐化(internalization):内隐化是知识螺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显性知识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是由结合化产生的组织的显形知识被成员吸收学习之后,形成的各个成员的隐性知识,组织成员再把形成的隐性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知识创造积累过程是一个知识进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形态的互相转化,这个进化过程是由很多个转化过程交替构成的一个螺旋上升过程,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企业知识在这个螺旋过程中不断增加,完善,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日]野中郁次郎.学习型企业[J].哈佛贸易评论,1991,(11/12).
  [2]@汪绘玲.知识创新的螺旋模型[J].图书情报工作,2002,(9).
  [3]@王核成,钱丽霞,赵冯香.核心能力的知识本质研究[J].技术经济与治理研究,2004,(4).
  [4]@杨德群,杨朝军.知识创造螺旋机理:熟悉论-本体论的观点[J].情报科学,2004,(11).
上一篇:浅析新疆出口企业信用风险治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