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知识螺旋模型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2016-11-15 01:04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知识螺旋模型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企业核心竞争能
摘 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离不开企业知识的积累和创造。企业中显形和隐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和内隐化的螺旋上升过程不断转化积累,并创造出新的更高级的组织知识,终极形成组织自身的知识体系,发展出组织的各种能力,促进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建立。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显形知识;隐性知识;知识螺旋模型
  
  20世纪90 年代以来,企业能力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继企业战略,企业价值链之后成为又一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的治理理论。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建设学习型组织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追求的目标。从两种理论内含的要义看来,两种理论存在很多的内在联系,企业能力尤其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背后一定存在企业内部知识的支撑,可以说两种理论最后都落脚在企业内部知识的积累,创造和治理之上。而知识螺旋模型为企业知识的积累,创造和治理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工具,企业可以利用它进行内部知识治理,进而发掘自身的能力,构建核心竞争能力。
  
  1 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企业知识
  
  1.1 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历史
  企业能力理论是随着对企业战略的深进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70年代佛商学院教授为代表的设计学派,计划学派提出重点是以企业适应环境和进步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的战略治理理论,使用SWOT等分析工具分析企业的上风和劣势以捉住环境中的机会、避开威胁,追求企业的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匹配,提供结构化的企业战略制定方法;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静态外生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代表理论是波特提出的产业竞争理论,他将产业经济学理论应用于企业战略治理,提出战略分析的框架应从产业竞争结构出发,企业只要找到了恰当的定位就能够保持持续竞争上风。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K.Prahalad和Gary Hamel提出核心竞争能力理论,成为了现今指导获得并保持持续竞争上风的主流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以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上风的来源,企业一旦拥有这种能力就能赢得竞争。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性
  Prahalad 和Hamel 在1990 年的文章中,就已经明确指出: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积累性的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集成的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Allee以为,“一种围绕知识来组织企业的结构化方法就是制定核心能力战略”。她指出,“这不仅要从当前的知识效用的角度出发, 还要从获取未来知识的角度出发。”Gary Hamel 本人在1994 年也提出,“一种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地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企业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难于模仿的能力实在就是企业的隐性知识”。Dorothy Leonard Barton则以为, 公司核心竞争力应定义为识别和提供上风的知识体系, 包括四个维度: 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物理的技术系统; 治理系统; 价值和规范。Winter 则在《主动学习和动态能力革命》中,遵循经典的生物学“分类-选择-保存”发展范式,提出了“知识发展循环”以创造企业的动态能力。从以上这些观点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是组织累积下来的关于协调,集成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特殊知识体系。因此,企业知识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3 知识如何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企业中的知识,按照其可见程度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被正确的描述和传播,并可被记录在有形的规章和流程手册中供直接查阅、获取、学习、利用;而隐性知识则来源于经验,存在于个体的脑海中,高度个人化,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具有隐默的特性。在企业竞争中,显性知识因其可见性较轻易被复制和模仿,所以隐性知识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的关键因素。隐性知识的难以正确描述固然可以防御竞争对手的复制,但也会给其在组织内的传播和推广带来困难;因此,企业需要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形知识以使能力得以传播,又要将显形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以保证能力的独占,在其内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相转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进步其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浅析新疆出口企业信用风险治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