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施工企业工程拖欠款的思考
2016-11-16 01:15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对施工企业工程拖欠款的思考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本文对施工工
【摘要】本文对施工工程拖欠款进行了,从工程拖欠款现状、形成原因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应对工程拖欠款的建议。
一、施工企业工程拖欠款现状透视
(一)工程拖欠款逐年增加,长期挂账难以清结。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成为施工企业总资产中比重最大的一块,造成极为普遍的资产虚高、利润虚假的现象。
(二)围绕施工企业的工程拖欠款,形成大量的“三角债”,债务链拉长。大量“三角债”的产生引发了很多债务纠纷,造成了信用关系的极大扭曲,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三)施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利润丧失,信用降低,正常经营举步维艰,严重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同时也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四)引发了大量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造成了社会治安案件的产生隐患。
二、施工企业工程拖欠款形成原因分析
(一)从政府治理部分角度分析
1.部分领导为搞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将施工企业拖进泥潭。近几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进开发空前,为了出政绩,很多项目仓促上马,甚至盲目扩大预算,搞“无米之炊”。要么分文不出,要么要求施工企业部分垫资,给施工企业造成巨额负债经营。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工程一拖再拖,甚至中途而止,将企业拖进泥潭。
2.部分产业领域政府相关部分,治理不严,无计划扩张,一窝蜂地大搞工程上马。手续不全,仓促开工,一旦手续办不下来,***停工,致使很多工程开发方和施工企业一起陷进了泥潭。
(二)从建设单位角度分析
1.社会信用缺失,建设合同几成空文。一些建设单位严格履约、依法办事的习惯还很差,在工程建设中不管有无正当理由,总要借故将工程款拖上三月半载,不能严格按工程进度付款,发包时订立的合同中的付款条件几成空文,拖欠工程款现象大行其道,习以为常。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故意刁难,趁机捞好处。一些作风***而又握有工程进度审批权的建设单位领导,为了以权谋私,往往会在工程款拨付这一环节借故对施工单位吃拿卡要,施工单位***对其做工作,打点疏通,已形成行业风气。
(三)从建筑市场角度分析
1.建筑市场供求失衡。建筑企业属于劳务密集型企业,市场准进门槛低,建筑市场“僧多粥少”,建设单位趁机不对等对待施工企业。“垫资”已经成为建设单位降低资金本钱、转嫁经营风险、榨取施工企业利润的常见途径和手段,“垫资”已经成为众多施工企业承揽项目的先决条件和难以回避的陷阱,一旦项目开发失误,施工企业将血本无回。
2.市场法规滞后,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一方面建设单位违约行为治理不力,使更多的建设单位不严格执行合同文件,给施工单位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导致大量的“三角债”产生,破坏了整个市场的信用关系;另一方面市场各主体法制意识淡薄,政府监管不力,很多环节治理不严,漏洞很多,致使***之风盛行,施工企业不可避免地成为受害者。
三、施工企业工程拖欠款的应对
(一)从政府治理部分的角度分析
1.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市场监视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推进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标准,把按合同兑现工程款和支付农民工工资作为重要的信用要求,评价企业和从业职员的信用状况,建立信用档案,约束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
2.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严格合同治理
完善《建想法》、《合同法》等配套的相关法规、制度,规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行为,保护建设工程项目双方正当权益,惩办违法损害市场主体的行为主体。建设单位必须按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工程进度款,进行工程验收,结算和支付工程款。施工企业承揽工程应进行充分的项目风险评估,增强合同意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要严格按合同加强工程质量、工期等治理,避免因工程质量、工期造成拖欠工程款纠纷。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二)从建设单位约束角度
1.对于房地产开发开发建设的项目,可以实行建设单位工程款支付担保,对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的,由担保人支付,但担保人可依法要求房地产企业提供反担保,施工企业也应对等提供履约担保。对于未提供这两种担保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行政主管部分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凡已开发完成建设项目拖欠工程款的,对其新开发项目不给颁发施工许可证。对违反合同拖欠工程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建设用地审批、资质年检、银行信贷等方面给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