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团队沟通(9)
2016-12-03 01:05
导读:随着我国加进WTO几乎联网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可以预料到在不久的将来,虚拟团队在我国会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对其进行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治理好
随着我国加进WTO几乎联网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可以预料到在不久的将来,虚拟团队在我国会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对其进行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治理好虚拟团队。有效沟通是虚拟团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使团队成员能够进行有效地沟通,必须通过发展系统,运用有用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和把握。【参考文献】
[1] 王开明.团队生产与团队协调[J].产业企业治理. 2003,(2):9-14
[2] 颜士梅.虚拟团队及其治理[J].外国经济与治理.2001,(5):23-27
[3] 王立.谁说团队精神就是集体主义[J].中外治理. 2002,(4):12-13
[4] 韩力军,张灿.从治理理论看治理的发展趋势[J].哈尔滨贸易大学学报.2003,(2):76-77
[5]陈菊江,汪应洛,孙林岩.论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以团队为核心的水平总线式结构[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2):177-178
[6] 张多中.治理中的沟通技能[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
[7] 王磊.治理沟通[M].北京:石油产业出版社,2001
[8] 汪明生,朱斌妤.冲突治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9] 康青.治理沟通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10]天龙.员工治理聪明手册[M].北京:中国贸易出版社,2001
[11] 香港治理专业发展中心.督导技巧.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12](美)盖伊?拉姆斯登,唐纳德?拉姆斯登.群体与团队沟通[M].北京:机械产业出版社,2001
[13](美)兰妮?阿里顿多.有效沟通[M].北京:企业治理出版社,2001
[14](美)霍尔普.治理团队[M].北京:企业治理出版社,2001
[15](英)贝尔滨.治理团队:成败启示录[M].北京机械产业出版社,2001
[16](美)迈克尔?哈特斯利,林达?麦克詹尼特.治理沟通原理与实践[M].北京:机械产业出版社,1999
[17](美)理查德?怀特黑德.领导软件开发团队[M].北京:电子产业出版社,2002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18](英)图德?里卡德,苏珊?莫杰.创造性团队领导手册[M].北京:商务印务馆国际有限公司,1999
[19](美)杰夫里?普费弗.求势于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0](美)爱德华?拉齐尔.人事治理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1] R?勒德洛,F?潘顿.有效沟通[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22]尼尔?瑞克曼.合作竞争大未来[M].北京:经济治理出版社,1998
[23] (美)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