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本弱化及其税制
2016-12-13 01:07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浅谈资本弱化及其税制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 资本弱化既是一
摘要: 资本弱化既是一个国际也是一个国内题目。造成资本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诸多因素,我们以为我国应建立相对完备的资本弱化税制,但应暂缓在中西部地区执行。
关键词: 资本弱化 资本弱化税制 利益权衡
从税收角度看,资本弱化是一种节税或避税方式。为增加国家税收,维护本国利益,西方国家和部分家的税制中都有防止资本弱化的税制条款。从促进国内协调发展、最大化经济主体利益和保持的长期稳定来看,特定时期企业资本的适度弱化,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过度放任的资本弱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经济后果。由于和现实的经济、和文化等诸因素的,在我国不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资本弱化现象都普遍存在。因此,对资本弱化现象进行深进探讨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本弱化税制,在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促进国内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此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资本弱化及其原因
(一)资本弱化的涵义
资本弱化是指企业和企业的投资者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或其它目的,在融资和投资方式的选择上,降低股本的比重,进步贷款的比重而造成的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超过一定限额的现象。根据经合组织解释,企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应为1:1,当权益资本小于债务资本时,即为资本弱化。
企业资本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构成。权益资本是所有者投进的资本,包括投进的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债务资本是从资本市场、银行、关联企业的融资及正常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短期债务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所用资金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比率的大小,反映了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劣状况。这种比率假如公道,债务资本适当,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资金需求,并获得财务上的良性效应,即资本结构的优化;假如债务资本超过权益资本过多,比例失调,就会造成资本弱化。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资本弱化在税收上主要表现为:增加税前扣除的利息。根据企业所得税原理,权益资本以股息形式获得报酬,在企业利润分配前,要先按照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债务资本的利息,却可以列为财务用度,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减少企业的应交所得税。债务资本是没有税收负担的,权益资本则要缴纳所得税。因此,企业的投资者往往尽量减少股权投资,通过高负债、低投资,使资本弱化,增加利息支出,减少应税所得。依据MM定理,企业也可以适当利用债务资本来进行税收筹划,通过节税或避税的方式以达到增加企业市场价值目的。因此,适当进步企业的债务比率对企业和企业的经营者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负债太高也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一旦出现治理不善和经济波动,可能会对企业投资者、企业、所在行业、地区甚至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二)资本弱化的原因
资本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企业资本弱化的客观基础。这里的经济不平衡包括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金的需求上存在差异,进而在资金的引进、利用方式和上存在差异,这就为投资者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提供了空间条件。当股权投资方式为投资者带来的收进低于债权投资收进时,投资者就会选择债权投资方式。经济发展态势较好,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经营者也会吸收更多的债务资金。当债权超过股权的一定比例时,资本弱化现象就出现了。
国家或地方经济治理部分不是不了解这一现象及其对自身经济利益的损害。出于利益和效率的权衡——假如以暂时的利益损失能换取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在他们看来,放任资本弱化就是值得的。另外,从国内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这是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本钱和有效措施。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存在决定资本弱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也是各国资本弱化技术指标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