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知识资本权益研究(4)
2017-03-01 01:03
导读:为了减少业绩评价的难度,在上述权重分割的基础上,各类指标的报酬影响权重依次确定为:营运效率类25%;资产增值能力类25%;财务安全系数类10%;本钱
为了减少业绩评价的难度,在上述权重分割的基础上,各类指标的报酬影响权重依次确定为:营运效率类25%;资产增值能力类25%;财务安全系数类10%;本钱控制效率类10%;顾客服务业绩类10%;内部作业过程业绩类10%;创新与学习业绩类10%,总计100%.此外,由于各类指标中分别包括一个主司指标与若干个辅助指标,参照上述分析,同时也为了简化业绩考核程序,在各类指标中,可以按照主司指标占50%,辅助指标均匀分配其余50%的规则,分别确定出各项指标对知识资本报酬的应计影响权重。当然,上述分配规则仅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不同的企业以及不同阶段目标导向的差异,要求对指标的权重必须做出顺势调整,不能机械墨守。
五、经营者知识资本对剩余贡献的分享比例
各项
评价指标对报酬的影响权重大致确立后,接下来的一项关键就是确定经营者参与剩余贡献分享的比例,进而出经营者可以获得的剩余贡献的最大额度。
★这里先作一个假设。假设经营者的各项治理绩效指标值均已达到市场或行业的最好水平,那么站在股东角度,最多容忍将多大份额的剩余贡献分配给经营者?反过来,站在经营者角度,至少要求得到其中的多大份额才能够接受?显然,临界点是50%.理由有五:
首先,这是一个彼此的心理均衡值。
其次,从剩余贡献的创造来讲,它是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正确地分别出哪一因素的作用更大。
第三,无论是经营者抑或股东,在参与剩余贡献分配之前,各自资本投资的机会本钱都已经到了补偿:经营者得到了包括生活保障薪金与风险薪金在内的雇员薪金;股东得到了相当于市场或行业均匀水平的资本报酬。既然剩余贡献又是两种资本相互结合的产物,彼此间当然希看至少拥有同等的权利参与分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四,假如仅从性风险角度而言,上述比例对股东或许有些不利,由于在财务危机,特别是清偿债务时,几乎所有的经济性风险都落在了财务资本上面。从收益与风险的对称原则出发,股东应当享有更大的剩余贡献份额。但有一点应当考虑到,即尽管处于财务危机或清偿债务时,经营者并未承担实质性的风险损失,但在正常运营过程中,为了防范上述最坏境况的出现,更为了谋求优良的市场竞争业绩,经营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可能造成的精神与健康损害,亦即心理性风险,也非财务资本所有者所能相比的,因而足以平衡经营者与股东之间在经济性风险上的差异。
最后,对于共同创造的剩余贡献采取对半分配规则,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找到有力的左证,如规定夫妻双方共同创造的财产各有50%的权益等。
当然,对半分享比例并非尽对的标准,不同的企业可以进一步结合经营者的作用进行更加正确的。除此之外,在经理市场健全的条件下,经营者与股东彼此间谈判气力的对比,对于剩余贡献的分享比例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进一步的假设是,经营者的治理绩效尚未达到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而是介于均匀水平与最好水平之间。
趋利性是资本的本质,因而股东总是期看将财务资本由报酬率相对较低的企业或项目,流向报酬率相对较高以至最高的企业或项目。假如当前投资的企业或项目无法为其带来更多的逾额报酬的话,股东将会实施投资转移或另寻代理人。在不采取上述行动时,股东将会要求通过加大对剩余贡献分享比例的方式,以弥补利益上的相对损失。并且,较之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企业当前各项指标的相对业绩越低,股东要求分享剩余贡献的比例也就越高,并且会以50%的比例为底限,渐次递增。于是,在经营者治理绩效考核指标与知识资本报酬之间建立起这样一种关联关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剩余贡献总额×50%×∑(各项指标影响报酬应计权重×各该项相对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系数(1))=剩余贡献总额×50%×∑各项指标影响报酬有效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