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创新(2)
2017-04-08 01:05
导读:在有些民营企业中,即使物质利益的激励,也由于民营企业主的失信而难以实现,民营企业主故意剥削员工应得的工资,员工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 (二
在有些民营企业中,即使物质利益的激励,也由于民营企业主的失信而难以实现,民营企业主故意剥削员工应得的工资,员工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
(二)对员工激励的随意性(任意性)或非制度性。在有些民营企业中根本就没有企业治理的赏罚制度,治理者凭个人的好恶和伦理道德随意地对员工进行赏罚,经常是奖得轻而罚得重,承诺多而兑现少,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有些企业中,虽有赏罚制度,但由于民营企业家族制治理,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在同一制度眼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人为因素很重,非家族成员时常有一种“外人”的感觉。由此便产生了很多令创业者感到棘手的员工“跳槽”、带走客户、盗窃财物、破坏设备、向竞争对手泄露或出卖企业贸易秘密以及创业伙伴另立门户等短期、恶性竞争行为。在民营企业中,员工普遍有“打短工”意识,他们对企业没有回属感。
(三)企业决策的独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决策、治理实行的是以家族主义为基础的家长制式的治理,民营企业的家长——创业者一言九鼎,独裁独裁,对员工积极的、公道的建议置若罔闻,严重地挫伤了员工参与治理的积极性,难以满足其参与治理、自我价值实现的欲看和要求。
(四)对员工惩罚的残酷性、非法性。激励和约束是一对矛盾,激励机制同时也是约束机制。目前有些民营企业制定的企业组织行为目标经常是要求员工超法定工作时间才能完成,对完不成目标或任务的员工的惩罚也具有残酷性甚至非法性。不仅有对员工的经济利益的制裁,而且还有人身伤害、人格欺侮等现象。
笔者以为,民营企业必须创新企业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具体而论,企业治理中激励机制创新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一)激励机制创新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端正员工生产行为,增强企业内聚力的重要手段。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企业内聚力的增强,作为企业的治理者,必须把如何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内聚力作为治理的首要目标。现代企业治理理论以为,企业治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治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都是建立在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企业内聚力增强的基础上。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士之死或女之容都是以“知己”或“悦己”为条件的。若将其借用到企业治理上,便可理解为:假如企业对员工不“知己”或“悦己”——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员工就不可能对企业产生“死”或“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往实现企业组织行为目标,企业的内聚力逐渐衰弱,离心力逐渐增强,其结果是员工的“跳槽”,企业的破产。
(二)激励机制创新是极大进步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式,企业是知识经济的主体。知识经济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它对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激励机制是以员工实现一定的企业组织行为目标为条件的,而企业组织行为目标的变化是以企业创新为条件的梯级变化。每一个目标的设定都会对员工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产生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员工在利益追求动力的激励下,必然会自觉地、积极地通过企业或社会提供的各种途径来进步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组织行为目标变化的要求。
(三)激励机制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为了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必须放弃危及其生存和发展的经营方式,通过制度创新,实行科学治理,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经营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逐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力资源环境,减少熟练工人的“跳槽”,更应该留住企业自己投资培养出来的技术、治理骨干和人才,既要事业留人,也要待遇留人,更要感情留人。因此,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激励机制创新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