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创新(4)
2017-04-08 01:05
导读:其次,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我国民营企业历来对企业文化不重视,这与其激励机制的缺陷是相关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要求其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
其次,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我国民营企业历来对企业文化不重视,这与其激励机制的缺陷是相关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要求其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等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家积极倡导、注重培养的结果。企业文化建设夸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培养人。它是企业治理的内在要求和外部显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产生以厂为荣的自豪感,实现其人格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激励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企业员工内在的自我治理、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人才的潜能也只有在“人人受重视,人人被尊重”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要求企业治理者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运用道德、***等精神气力,努力营造一种人人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又相互竞争的工作氛围。在现代经济中,企业文化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标准。
再次,企业经营要正当、诚信。正当化经营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标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民营企业正当经营,才能使员工有工作的安全感,增强在该企业长期工作的信心,才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责任感、自豪感,才会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很多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非法经营的短期行为,它对企业的发展构成了潜伏的危险,这也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寿命较短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民营企业必须做到正当、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永亮.中国企业前沿题目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成思危.中国企业治理面临的题目和对策[M].北京:***与建设出版社,2000.
[3]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黄维德,董临萍.人力资源治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王革非.中小企业22个病案及诊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再谈如何激励员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李汉雄.人力资源策略治理[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8]苏东水.治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