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创新(3)
2017-04-08 01:05
导读:二、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创新与完善的对策 民营企业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完善:1.产权激励。产权激励是最重要的激励。在市场经济体制
二、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创新与完善的对策
民营企业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完善:1.产权激励。产权激励是最重要的激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激励手段有精神的和物质的,但主要手段是物质利益的激励。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有一个理论假设,人是“经济人”。所谓“经济人”是指以利益为动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良好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条件下,经济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正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必定是以利益为导向的机制。在微软公司,一个员工工作18个月后,就可以获得认股权的25%的股票,每两年还要配发新的认股权,员工还可以用不超过10%的工资额以85折优惠价格购买股票。这种报酬制度,对员工有长久的吸引力。清华大学以年薪10万美元聘任一批“讲学教授”,吸引国外一流大学的著名教授或国际公认的着名学者来校讲学。与之相对照,我们有些单位对人才资源没有坚持以利益为导向,领导者不是往认真地研究各项激励政策和机制,放弃以利益往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是以危机治理为导向,成天忙于应付、处理各类具体的题目,将自己置于被动的地位。
2.发展与权力激励。人的需要不仅仅局限在物质层次上,人同时有精神和发展的需要。假如一个单位在为员工提供较高报酬的同时,重视对员工的培训,积极开掘员工的潜力,努力地塑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这个单位一定能不断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的人,“情感”是人与人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当员工感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了,他们的积极性才能高涨,才愿意回属组织。人们努力工作,为的不只是赚钱,而是希看在工作中成长,期待在工作中得到肯定,盼看透过工作实现自我,发挥影响力。在我国联想团体,有一个“小马拉大车”的用人理论,尊重人就得委以重任,你有十分之才,交给十二分的重担,不管你才大才小,你都能获得略大于自身能力的舞台。小马拉大车,使“小马”感受到组织的信任,自然会不断地追求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忽视对员工发展和权力的激励,一切都想用钱来解决题目,结果同样会伤害员工的积极性。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文化激励。文化是指一个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一个组织的文化,是由领导人倡导、在人们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员工的自觉行为。文化是一个组织的无形资产,它的激励作用在于凝聚力和导向力。世界上凡是优秀的组织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激励,其文化的共同点之一,即倡导业绩为先、同等对待员工的文化精神。在同一组织内,无论谁的职位有何不同,只要谁对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谁的贡献大,谁就应该多得。
在具体操纵中,民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企业治理应坚持“物质和精神相结合、制度化和柔性化相结合与***集中制”三原则。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单靠物质利益已经难以体现人生的价值,人们的需求更留意精神方面。因此,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必须将物质利益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治理者必须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尊严,主动与员工进行感情、思想交流,有意识培养员工的企业荣誉感、事业心成就感,使他们享受在本企业工作的快乐。
建立有效的、明确的赏罚制度。制度眼前所有员工应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制度治理,做到言而有信。同时,应该注重情感式的柔性治理方法,不能死搬硬套制度。对于有些特殊情况,应区别对待,在坚持制度的同时,治理要有人情味。
在企业治理中要坚持***集中制。国外很多企业都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活动,把他们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一经验值得民营企业鉴戒。作为一个企业家,不能把员工简单地看作单纯的生产者。任何人都有其独特的方面,企业的创新离不开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治理学理论以为,没有无用的员工,只有无用的治理者。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改革家长制的治理方式,任人唯贤,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只有实行***治理,理顺员工职务晋级渠道,通过员工积极参与决策,才能将蕴躲于员工之中的聪明充分地发挥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