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金流量治理研究(3)
2017-05-17 01:04
导读:活动性分析主要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根据资产负债表确定的活动比率固然也能反映活动性,但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作为活动资产主要成分的存
活动性分析主要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根据资产负债表确定的活动比率固然也能反映活动性,但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作为活动资产主要成分的存货并不能很快转变为可偿债的现金;存货用本钱计价不能反映变净现值;活动资产中的待摊用度也不能转变为现金;很多企业有大量的活动资产,但现金支付能力却很差,甚至无力偿债而破产清算。活动性指标主要有: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活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这里,本期的到期债务是指本期即将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通常这两种债务是不能展期的,必须如数偿还。该比值与同行业比较较高,则反映企业有较好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现金债务总额比率越高,反映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如某企业的现金债务比为12%,则表明该企业最大的付息能力是12%,即利息高达12%时企业仍能按时付息;只要能按时付息,就能借新债还旧债,维持债务规模。
(二)获现能力分析
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企业经营现金净流人和投资资源的比值。它弥补了根据损益表上分析企业获利能力指标的不足,具有鲜明的客观性。投进资源可以是主营业务收进、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股本等。分析指标是: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收进总额
该比率反映企业每一元销售收进中所能获得的现金,是考核企业经营活动效益的一个指标。该指标数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效益越好,也说明产品销售政策和收账政策较为严格,能保证货款的及时收回,经营现金流人大于流出。反之,则说明企业收账不力,不能及时收回货款,或者说明企业销售条件较为宽松。这样势必造成应收账款占用过大,影响企业偿债能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每股现金流量反映均匀每股流通在外普通股票所占的现金流量,也反映企业为每普通股获取的现金流进量。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通常比每股盈利要高,由于每股盈利中已扣除了折旧。在计算该指标时应留意,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应与计算每股盈利中的普通股股数一致。假如企业的资本结构复杂,则应计算加权均匀的普通股股数;假如企业的股本构成中包含有优先股,则指标分子中应先扣除优先股股利。每股现金流量能衡量企业某一会计年度对资本本钱和股利的支付能力。在这方面,它比每股盈利指标更具有现实性,但在衡量企业盈利能力方面,每股现金流量不能取代每股盈利,因此,每股现金流量指标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一种补充性指标,与每股盈利指标结合,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三)财务弹性分析
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率,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适应性就强。财务弹性指标主要包括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可以采用近5年的均匀数据,该比率越大,说明资金自给率越高。达到1时,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扩充所需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资金。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即是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每股现金股利的比值,该比值越大。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企业现金流量对于股利支付的保证程度也可用现金股利支付率来反映。
现金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额,现金净流量
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的保证程度越高;反之,则相反。所以股利支付率的高低,既是公司股利政策决策的依据,也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参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再投资比率则反映企业当期经营现金净流量是否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要的现金。
再投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
同样,该比率越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就越强;假如该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资本性支出所需的现金,除由经营活动提供以外,还包括外部张罗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