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创造性资产的
2017-07-28 01:39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创造性资产的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大批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按照国际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该顺应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主要面向发展层次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然而,实际情况是,中国企业不仅开展这种顺向的对外投资,而且还大规模地开展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后起的中国企业为什么要逆势而为呢?又如何从理论上逻辑一致地解释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并对蓬勃兴起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提供指导呢?这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部分共同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题目。
一、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的兴起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截止到2003年,中国已经有2000家跨国公司母公司,其海外分支机构数目达到215 000家。据UNCTAD测算,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存量为388.25亿美元。另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55亿美元,2005年达到69.2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很多行业领先企业开始将目光瞄准发达国家市场,采取海外投资建厂、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固然短期绩效参差不齐,但其战略意图却显露无遗。这些企业包括海尔、联想、华为、TCL、复兴、海信、万向、华立、格兰仕、长虹、创维、远大、上海电气等。本文先选取海尔、联想、TCL三家典型企业,对其逆向投资进程展开分析,以为后续的理论分析提供基础。
海尔的国际化采取的是“先难后易”的策略。所谓“先难后易”即是首先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建立信誉,创出海尔国际化品牌,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1990年,海尔率先打进美国市场。经过几年开拓,海尔品牌已在美国赢得很好的声誉。到1998年,在美国销售的184升以下的冰箱中,有20%来自中国海尔。海尔进进美国市场采取的是“出口--联合设计--设立贸易公司--当地生产”的方式,坚持“先有市场,再建工厂”的原则。当海尔对美国市场的冰箱出口达到每年50万台时,海尔决定在美国当地建厂生产。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了美国海尔产业园,年生产能力50万台。海尔不仅把生产基地设在美国,而且还开始在美国实施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2001年,美国海尔工厂实现了盈利,当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总量达到150万台,销售额达1.5亿美元,在美国家电生产商中排名第5位。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联想的国际化则采取了并购的方式。2004年12月8日,联想团体以总价17.5亿美元(6.5亿美元现金、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团体普通股、约5亿美元的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此次收购的资产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及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含X系列生产线)以及位于日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研发中心。通过此次收购,联想的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年销售PC约为1 400万台,在全球PC市场占有8%左右的市场份额,成为仅次于戴尔和惠普的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新联想的总部设在纽约,同时在北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Raleigh)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
TCL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方面最富进取精神的大型企业之一。继在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取得成功之后,2002年9月,TCL以82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名牌企业施耐德(Schrleider)。2004年1月28日,TCL出资5.6亿美元,合并、重组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彩电、DVD业务。通过此项并购,TCL获得了汤姆逊公司在法国、波兰、泰国等地电视机厂的控制权,同时拥有了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布明顿的附属企业RCA。通过重组汤姆逊的彩电业务,TCL的年彩电总销量达到1 800万台,成为全球彩电行业的领先者。2004年4月,TCL出资5 500万欧元,重组阿尔卡特手机业务,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包括固定资产、客户关系网络、知识产权,以及600多名研发职员和营销治理职员并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