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2017-08-04 02:08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浅谈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是在1979年改革开放方针确定以后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1979--1986年)。这一期间,只有个别企业开始对外投资,采取的方式是在主要国家的主要城市设立代表处、办事处,主要任务是代理国内公司向外倾销产品,投资特点是金额小,业务功能简单;2.发展阶段(1987--1990年)。这一阶段对外投资出现***,很多企业懂得了走出国门做生意比坐在家里等客户效果更好,纷纷在自己产品的主要销售国家建立一系列的分支机构,扩大自己的经销点,慢慢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经销网络;3.扩大阶段(1991年以后)。这一阶段跨国经营活动出现了新的质变,不仅代表处、人事处、销售网络相继建立,而且很多企业在国外建立了自己的窗口,如商场、宾馆、展览中心等,更有一些生产企业在一些国家建立自己的生产、维修基地。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在130多个国家建立了6000多家企业,总投资达60多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国内吸引外资“合作”、“合资”经营一起,初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化经营格式。 除低级产品外,1997年下半年以来很多产业制成品的价格也普见下跌。如1998年12月较上年5月,钢材价格均匀约跌20.3%,机电产品价格约跌7.4%,化工品价格约跌30.5%,棉(坯)布和棉纱价格分别下跌16.9%和14.2%。总地说来,跌幅也约达11%。二、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国际环境90年代经济全球经济化浪潮推动着世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不断扩大海外投资,1998年,尽管东亚和俄罗斯爆发了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慢,但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跨国公司在扩大海外经营活动方面的投资仍可达到4300至4400亿美元的水平;除此之外,强强企业购并不断,购并范围涉及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竞争激烈的金融服务业等,有些购并甚至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式。国际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在一些产业中的垄断作用不断加强,为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目前国际形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具有一些有利因素。首先,进进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了又一轮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换,这便为我国企业发挥上风、参与国际竞争、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和韩国等东亚国家资产大幅度贬值,这也给中国企业进一步对外投资、购买外国资产、进行跨国经营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目前,东亚很多国家的资产价格普遍比危机爆发前降低60至80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其应有的市场价值。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很多美国企业挟着美元强势和经济景气之威,大举进军亚洲市场,放手收购工厂、电厂、电视台、电话系统、零售网络、金融结构等。连台湾当局也利用这一时机,在东南亚廉价资产收购战中先行一步。因而,我国企业也应捉住这次危机给我国对外投资带来的巨大机遇,在东南亚地区金融市场完全恢复之前,在这些国家尚未对外资进进某些行业进行限制之前,集中资金,尽快进进当地市场,吞并收购一些公司和企业,如资产治理型公司、经营原材料的企业以及一些与国内企业有上下供货关系的出口型企业,借此来实现国内企业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带动出口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2.国内环境从必要性或紧迫性来看。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碰到极大困难,再加上国内需求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放缓,国有企业发展吃力。在这种国内形势下,一方面效益较好的企业要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在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对外输出资本是一条好的发展途径;另一方面,外贸体制改革的深进,调整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也要求我国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涌现,这就为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快企业跨国经营步伐。 另外,从可能性来看,首先,经过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已奠定了一定的对外投资的物资基础和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中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1996年以来,政府开始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预备重点扶持一批大型企业,推行至公司、大团体战略,在一些重点领域特别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队”,并促使它们开展跨国经营;再有,中国企业在传统产业、成熟的标准技术、小规模制造和劳动密集型技术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上风。这些都使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可能。 展看未来,看来国际商品市场将仍有一些有利的因素。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些国际机构最近预计,继1997年增长4.1%后,1998年世界经济将仍可有2.2%的增长,1999年还将略升1%--1.5%;在此影响下,世界商品贸易预计也将仍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也还有很多不利的方面,如目前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完全散往,巴西最近发生的金融风波,又给世界经济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仍低,一些主要产业国家如美国、欧盟等经济增长还将普遍放慢,日本经济也还仍难摆脱危机的羁绊;不少商品如原油、自然橡胶等产量和供给仍大,供过于求的情况短期内还难会改变;一些商品如有色金属、钢材和很多化工品等需求短期内也仍难会有很大的起色;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市场竞争还将更加激烈等。权衡以上利弊因素,结合1997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出现的上述市况发展,看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增长,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经济的逐渐恢复,对一些原材料和产业制成品的需求将有所增长;加之,目前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水平已跌至较低,预计1999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将不至再见大幅下跌,一些商品的价格甚至还可能出现反弹,走出低谷,但由于产品或设备能力仍普呈过剩,价格的总体水平似仍将走软或徘徊在较低水平,难会明显改观。三、新形势下企业跨国经营的若干重大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