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薪酬激励与业绩评价指标选择

2017-08-04 06:59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薪酬激励与业绩评价指标选择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缔结契约的各方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由于缔约各方的目标函数及所把握的信息存在差异,信息上风方会利用所把握的信息侵害其他缔约方利益,这种现象称之为“代理题目”。股东和经理人之间也存在着代理题目,特别是在股权较为分散的企业下,股东缺乏监视经理人的动力,从而为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便利。为解决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股东不仅需要依靠市场机制、组织机制、声誉机制以及法律等外部机制制约经理人行为,而且需要从企业内部进手,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使经理人行为尽可能符合股东利益。股东对经理人激励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常用的是薪酬激励。本文在代理理论框架下探讨薪酬设计中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和业绩评价标准。
一、经理人薪酬的基本结构
Murphy(1998)对Tower Perrin 1996年至1997年关于经理人年度薪酬计划的的调查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尽管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大量异质性,但经理人薪酬计划一般还是可以被回类为固定薪酬、业绩评价、薪酬支付和业绩的关系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当经理人业绩在基点以下时,只能获得固定薪酬,没有红利。当业绩超过基点以后,经理人可以获得相应的红利。通常在薪酬计划中设有薪酬上限,当业绩超过某一水平时,薪酬将变为一个固定值,不再随业绩的增长而增长。业绩基点与业绩终点之间的部分称为激励区域,其激励效果取决于薪酬支付与业绩的关系和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留意的是,固然本文只将
业绩基点与业绩终点之间的部分称为激励区间,但实际上固定薪酬、业绩基点以及业绩终点的设定都会对经理人行为产生影响,进而产生激励效应。除固定薪酬和红利外,经理人薪酬通常还包括股票期权、退休计划等,本文未涉及这部分内容。为便于分析,本文将研究对象局限于激励区间。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代理理论是研究薪酬激励题目的一个基本框架
代理理论是研究经理人薪酬激励题目的理论基础。其基本观点是,薪酬计划应尽可能使那些“自私自利”的治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增加股东财富的关键是进步治理者努力程度。
如何在风险与激励之间进行权衡,选择合适的业绩评价指标,是设计薪酬激励合同需要考虑的重要题目。Gibbons(1997)以为,固然薪酬激励合同设计所应反映的题目远远超出风险与激励之间的权衡,但这种权衡却是公司的核心题目。为了说明风险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代理模型:
}

其中r表示经理人对风险厌恶的程度; c(a)表示经理人因努力而引发的私人本钱,是一个凹函数,即 , 。
在上述假设下,最优敏感系数为:.

在上述假设下,最优敏感系数为:

从公式(1)可以看出,假如r=0 ,即经理人风险偏好为中性,或者,股东价值不受随机因素影响,最优业绩敏感系数为1。当,经理人风险厌恶程度越高,激励作用越小;当 ,实现股东价值的随机因素不可控性越大,激励效果越差。因此,风险及经理人对风险的厌恶程度对于薪酬计划的激励效果十分重要。制定有效的薪酬计划,不仅要在风险与激励之间进行权衡,而且要考虑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
三、薪酬计划中业绩评价指标应具有的统计特性
Holmstrom(1979)以为,引进新的业绩评价指标可以进步薪酬合同的激励效果,但必须以委托人目标明确、可以直接作为合同变量为条件。Baker(1992)以为,在现实世界中,这个假设往往是不成立的。如很多非营利性组织缺乏明确的经济目标,政府投资的企业存在多元化目标。固然上市公司目标十分明确——企业价值最大化,但由于股价总是在不断地上下波动,而且这种波动往往超出经理人的控制范围,无法作为合同变量。针对这一题目,Baker构建了一个有效选择业绩计量指标的模型。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该模型与标准委托代理模型保持一致,可以明确反映出适宜的业绩评价指标应具有的统计特性,从而为解决实际题目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上一篇:虚拟经营的启示 下一篇:论ERP带来的新企业治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