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企业构建社会责任体系之外部公道性(2)
2017-08-15 01:42
导读:(二)生产安全题目。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实际上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构成企业的一系列契约就是对企业的一系列约束与规范,无论是构成企业的显
(二)生产安全题目。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实际上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构成企业的一系列契约就是对企业的一系列约束与规范,无论是构成企业的显性契约还是作为企业环境的隐性契约,都是企业必须遵守的规范体系。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他的行为实际上就成了一组复杂契约系统的均衡行为。假如企业不遵守所有的规范,只贪恋利益而不顾及义务和责任,那就势必打破这种均衡,而要防止这种行为的出现,作为约束机制的规范体系必须公道有效。一旦权责制衡的规范体系约束无力,则会造成很多市场的无序行为,导致企业只顾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顾对劳动者、消费者等相关者利益的保护职责,忽视对社会所负有的生产安全责任。在我国当前,正是由于这种规范体系的无力,包括法律约束的乏力和经济伦理规范的苍白(当然也包括某些法律规范的不公道),很多企业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不留意改善工作环境,也不太愿意加大对劳动保护的投进,甚至对劳动者缺乏基本的职业保护措施,使我国劳动者的身心安全得不到保障,工伤事故频发,生产安全题目严重。
(三)环境污染题目。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很多企业由于片面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根本无视对自然环境这样的社会公共物品的协同保护与合作共享,无视自身在社会协作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只顾贪婪地掠夺公共资源、滥用公共物品,不留意控制污染,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题目和生态危机。
目前,全球天气变热、臭氧层消耗、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性环境题目,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门。200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破坏臭氧物质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荒漠化和湿地破坏严重。随着生态题目日益突出和扩大,已经影响到区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经历了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和近两年的沙尘暴频繁发生之后,我国的生态题目特别是西部的生态退化日渐突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森林质量下降等呈上升趋势。生态题目不仅导致地区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条件退化,而且出现大范围的生态失衡,加剧了灾难风险和生态危机,使经济难以持续增长并引发社会不稳定。某些物种灭尽、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题目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据国家环保局估计,我国环境题目所造成的总损失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而所有这一切,无不与大大小小的企业为追逐最大化利润、忽视和回避其所应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有关。 二、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中的角色分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由于市场经济下企业自主活动带来的社会负效应,决定了企业建设社会责任体系的逻辑必然性。也就是说,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动力机制中,外部压力是企业构建社会责任体系的基础。所以说,在我国现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中,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一)政府行为。政府要通过国家立法和行使政府权力,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约束体系,并以行政干预和经济调控手段,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设的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纠正并惩处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建设。政府在保护企业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的同时,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服务,促使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国外的很多著名学者(普莱顿和普斯特,1975;巴舌尔兹,1992)都以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最轻易接受公共政策及政府机构的引导,例如,环境保护局、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同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以及职业安全和健康委员会等。他们还以为,国家可以通过法令、公共政策和政府规章向企业发出社会行动的信号,而不能仅仅依靠于企业决策人的知己。因此,政府应该在法定责任范围之外,通过税收、宣传等方式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如:在引导企业自愿参与慈善事业方面。政府机构由于其机构权威的特殊性,在公益活动中更轻易获得企业和人民的信赖,也更具号召力,因此,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公益活动“引导人”的角色,建立起同一规范的组织,把目前零散的公益活动组织起来,为企业承担慈善社会责任构筑一个稳定的平台,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