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价值链本钱观的存货治理分析(3)
2017-08-23 01:24
导读:2.生产流程方面。适时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进到产成品的产出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流程。这就需要对车间
2.生产流程方面。适时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进到产成品的产出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流程。这就需要对车间进行重新布置与整理,建立起按产品对象布置的生产单元。在这其中,工人随着零件走,逐次操纵多台不同的机器。其出口处放置本单元加工完毕的产品或在产品,出口处放置待加工的原料或在产品。因此,这种无库存的生产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仓库的作用,从而减少产品的仓储本钱,达到降低产品本钱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单元内的工人数目使单元生产率与整个生产系统保持一致,避免生产出过多的剩余产品或在产品,从而实现零存货、零浪费、零废品、零误期为目标的最佳生产过程。
3.质量治理方面。传统的质量治理方法是依靠事后检验来保证质量,但是当库存很低甚至是零时,假如某道工序出现大量废品而没有检验出来,则会生产出大量的分歧格产品,从而影响企业在交货日及时交货的能力。因此,必须从开始就把必要的工作做好,才能从根源上保证质量。这就需要企业实施全面质量治理措施,把质量治理工作从事后检验变成事前的预防。所以,适时制需要全面质量治理的支持,同时实施全面质量治理也可避免事后返工现象出现,达到节约时间资源、降低产品本钱的目标。
4.生产系统方面。传统企业一般采用的都是推动式的生产系统,而现代企业是以销定产企业。若仍依靠规模经济将产品大量的生产出来再往倾销,极有可能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产生存货。因此以销定产的现代企业的生产必须采用拉动式生产系统,每一工序的员工注重的只是补充后续员工耗用掉的存货。同时,拉动式生产系统可以进一步扩展到企业价值链中的与上游供给商和下游分销商的合作,即订货和销售领域。根据订单确定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生产的数目一直倒推至第一道工序需要的原料需要量,从而发出订货指令。因此,采用拉动式生产系统的企业可以使企业保持非常低的存货水平,避免存货的积存。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三) 采用作业本钱核算方法
作业本钱法是传统本钱计算方法对间接用度的分配出现明显不足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本钱计算的正确性,后来其所提供的信息广泛的运用于生产治理、存货估价、产品决策、顾客盈利性分析等方面。因此作业本钱法不仅是核算产品生产本钱的方法,又是同适时制及全面质量治理紧密结合的本钱治理方法。它提供了本钱治理的新思维―作业本钱治理,使企业本钱核算不仅进步本钱分配的正确性,而且有助于治理当局找出企业不增加价值但耗费资源的作业活动,也有助于企业本钱控制起始于产品的设计阶段,历经中间若干环节,终止于产品的存货和销售阶段等产品全部生命周期。
为了进一步论述作业本钱法对企业存货估价的影响,以下将对某一制笔公司进行本钱分析:
1.案例条件:XYZ公司是一家制笔公司,现有定编职员50人,共生产三种颜色的笔(代号分别为001、002、003)。本月产量分别为:001,100000支;002,80 000支;003,20000支。制造用度(表1),直接用度(表2)如下:
(1)传统法计算本钱。在传统本钱法下,对制造用度按直接人工进行分配:
分配率: 220 000/(8250 2100 1 1650)=10元/时
计算产品总本钱及单位本钱,如表3所示:
(2)作业本钱法计算本钱。在采用ABC法下,计算产品本钱的关键是确定各项作业,根据作业的性质划分本钱库,然后再找出本钱动因,以此对本钱进行回集分配。在本例中,因先通过分析建立作业本钱库,并将资源耗费按本钱库进行回集,再将其用度按本钱动因分配率计算本钱,如表4,表5所示:
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可以发现,传统本钱方法会高估高产量产品的本钱,而低估低产量产品的本钱,如表5所示。这主要在于两种本钱计算方法对于间接用度的分配不同,前者仅按人工工时对制造用度进行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公道性。例如003产品虽产量相对较小,工时较少,但花费着相同的制造用度,甚至由于产品工艺难度大对设备的要求加大,导致更大的制造用度。所以利用作业本钱计算法可以精确的计算生产成品的本钱,从而可以加强企业存货的本钱治理,使企业在定价、是否接受订单方面也有一个精确的把握。如对于003产品,当单价是2.1元时,作业本钱法下是亏损的,但在传统本钱法下,企业误以为是盈利的,接受了订单,也就会亏损经营。由此可见,企业存货的本钱估价有着精确的标准,能否对其进行正确估价将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