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题目探讨(2)
2017-08-23 01:24
导读:7.陈志祥按照供需协调的物流协调、信息协调、资金流协调与工作协调四大领域,建立了适合灵敏供给链供需协调绩效评价的分层、分类考核的多目标的绩
7.陈志祥按照供需协调的物流协调、信息协调、资金流协调与工作协调四大领域,建立了适合灵敏供给链供需协调绩效评价的分层、分类考核的多目标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且对各指标都建立了相应的量化计算方法。
8.马士华等在一般平衡记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供给链记分法,从客户角度、供给链内部流程角度、未来发展性角度和财务价值角度研究了供给链绩效评价的题目,并提出了相关参考指标。但是对具体的算***述很少,只是为构建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供给链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的分析方法随着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杆法。标杆法是美国施乐公司确立的经营分析法,以定量分析自己公司现状与其它公司现状,加以比较。标杆法是将那些出类拔萃的优秀公司作为测定基准,作为学习的对象,以迎头遇上,并进而超过之。
2.专家评价法。这是一种以专家的主观判定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其具体形式有:加法评价型、连乘评价型、加乘评价型、加权评价型、功效系数法。优点是简单方便,易于使用;不足之处是该方法的主观性太强,不宜使用在复杂的系统中。
3.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主要是应用其中的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一些对象进行分类和评价等,其优点是可以排除评价中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而且比较适宜于评价指标间彼此相关程度较大的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不足之处就是这种方法对数据的要求较高,不宜用在供给链整体绩效的综合评价上。
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用于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对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而且更加适宜于评价因素多、结构层次多的对象系统;但该评价方法本身并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题目,隶属函数的确定还没有系统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5.层次分析法。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的萨迪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AHP把复杂的题目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一定的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定,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
6.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它是将模糊
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种系统评价方法,它能比较好地解决系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题目。但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一般很少考虑评价对象的特性值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而是把评价指标作为常量进行评价,或是只根据某时间点的一组指标值进行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推及整个时间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求解某些题目显然是不适合的。李贵春等提出的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对模糊评价法加以改进,在构造评价矩阵时引进时间参数k.解决了一般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碰到的困难, 可以实现实时的动态评价。
7.灰色关联法。灰色关联法是灰色
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从信息的非完备性出发,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它通过分析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曲线几何外形的接近程度,来判定变化趋势的接近程度。灰色关联法经常被作为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法)。一般选取最优方案为参考序列,与之关联度越大的方案越优。
8.仿真的绩效评价方法。大多数实际系统无法建立精确的实际模型,必须借助仿真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获取所需数据以评价模型运行绩效。韩坚等提出了基于优化仿真的绩效评价方法:借助多agent理论研究供给链上各个实体协调和合作成为一个研究热门。我国学者林丽红结合神经网络知识,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给链绩效
评价网络结构,并在Metlab 6.5软件环境下进行供给链绩效评价的仿真实验。较好地避免传统方法人为取权值和相关系数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并且该评价方法只需要适量的练习样本,一旦通过对适量典型样本进行学习,确定网络的各权值和阀值后,就可对大量待评数据进行评定,该评价方法简单、正确、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