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题目探讨(3)
2017-08-23 01:24
导读:(三)评价系统和工具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目前国内对供给链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缺乏智能化的手段,限制了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假如能开发出
(三)评价系统和工具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目前国内对供给链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缺乏智能化的手段,限制了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假如能开发出智能的绩效评价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有力的辅助工具,进步绩效评价的水平。
关于供给链绩效评价软件系统和工具目前就国内而言还比较少,霍佳震等人提出了供给链绩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构架设想,并对供给链绩效评价DSS作了需求分析。
Oracle公司开发的供给链治理软件系统的绩效评价子系统,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定义,通过信息集成对其进行自动的计算。其中对权重的计算,该系统给出了权重计算平台,通过内置的算法库来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香港大学的Shi和Huang等人则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可以天生绩效评价工具的系统,系统采用面向过程的绩效评价方法。通过用户定义绩效指标、评价单元与聚合算法,并提供同步工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
供给链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题目
固然国内外对供给链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从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来看,现有的研究对于定量指标的选取多种多样,但是对定性指标的选取由于有关评价方法的缺少还未几。
绩效评价指标的具体算法研究不够,很多学者包括供给链组织提出了数百个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但很多指标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
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本钱或顾客满足度作为基础的,而对产品质量和供给链的发展能力等重要方面却重视不够。
面对复杂的集成化供给链,目前还缺乏能够综合考虑整体绩效和节点关系绩效的指标体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对供给链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行业,研究领域和应用面比较狭窄;供给链可分为多种类型,但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单一的,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针对性。
目前,对供给链绩效评价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少,有些还很不完善,如何开发出适合供给链绩效评价的新方法、新手段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题目。
由于供给链各成员之间的协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并没有一个有特权的组织来领导建立供给链绩效评价体系,如何确定供给链绩效评价组织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给链治理[M].北京:机械产业出版社,2000
2.霍佳震等.企业绩效及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J].
同济大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