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的“俄狄浦斯情结”文
2013-06-20 01:25
导读:古代文学论文毕业论文,夸父的“俄狄浦斯情结”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神话《夸父逐日》,由于《山海经》
摘 要:神话《夸父逐日》,由于《山海经》中的不同记载,有着许多争议不一的解读,对夸父的定性也多少带有、功利色彩。如果立足于神话自身的性质,比照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反观中国神话发展的现状特点,就会得出一个符合神话内涵的结论:夸父是人类早期天性具有“恋母”情结的儿童。
关键词:神话;夸父逐日;弗洛伊德;俄狄浦斯 《山海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以神话传说为主的一部著作,其中《夸父逐日》作为我国古代影响较大的神话之一,一直以来颇受后世学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山海经》对《夸父逐日》的记载不同,引发了众多争议,至今,评论界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从
政治需要出发,奉夸父为英雄;或从宗教视角透视,尊夸父为神灵;或从科学角度探析,视夸父为科技带头人。但是这些观点或多或少都带有主观及功利色彩。因此,笔者试图从神话的性质人手,根据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和中国神话发展的历史现状特点,重新解读这一著名神话。
1
后人所说的夸父神话多取自《山海经·海外北经》的记载,其文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注《山海经》的毕沅说:“‘邓林’,即桃林也;邓、桃音相近。……盖即《中山经》所云:‘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矣。’”
对这则神话的理解,传统的看法认为夸父是个失败的英雄。他无私无畏,不怕牺牲,勇敢地追赶太阳,因为太渴而牺牲了,死后还将自己的手杖化为阴凉的桃林,继续为后人造福。综观历史,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乏知名学者。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就充分赞美了“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的宏伟志向以及“倾河焉足有”的豪迈气魄和“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的牺牲精神。的确,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战斗气魄和强烈愿望,对后世、文人乃至对中华都产生了积极重大的影响。正如有人说:“夸父神话永远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劫难而不灭的原因之一”。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然而,在同一部《山海经》中,《大荒北经》对这同一个夸父神话的记载却不同,经文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与《海外北经》的记载相比较,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夸父的死法;二是夸父是什么人。前者暂且不论,单从后者来说,夸父的“不量力,欲追日景”,非但不是英雄,还是个狂妄自大的蠢夫。在这里,夸父是英雄还是蠢夫其实并不重要,关键看解读神话的角度。袁珂说:“古代的劳动者创造了可以作为劳动模范的诸神,原不过是为了鼓舞自己的劳动热情,后来阶级划分了,统治阶级便把这些劳动英雄据为自己的祖宗,抬到九重高天去,有的成了上帝,有的成了威严显赫的天神。”然而“在群众中也滋生着一种反抗神的意愿……古代的那些巨人:蚩尤、夸父和刑天,扯起反字旗,和统治阶级闹别扭,也都有宁死不屈的气概。”如此看来,他们认为夸父是英雄还是蠢夫,是神还是叛徒,不是根据神话的性质而定,而是根据阶级立场和需要来决定。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粉饰,或丑化;或夸大,或缩小。所以,这种解读由于带有太多的政治和功利色彩,难免失真。
近些年来,对夸父神话的解读又有了新的趋势,即以科学的观点来解读夸父神话。例如许永生先生说:“夸父是神农炎帝的后裔,是以农耕为主要生活的一个部落。夸父是部落首领,他需要掌握农事节令,以便生产。夸父逐日持手杖逐日景(景即影),是‘立杆测影’,简而言之,就是逐日观测日影以定时节。”至于“‘弃其手杖,化为桃林’则应理解为夸父发动族人,广植桃林,改善生态……夸父是以桃花作为氏族标志的,桃花可以视为夸父崇拜的‘图腾’”。许先生对夸父神话的解说虽然颇有新意,其中某些考证性观点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从总体上来看,恐怕与夸父神话的本意相距甚远。若按许先生的解释,夸父神话不像神话,更像一篇古代的科技
说明文,没有形象,没有想象,更没有幻想,连神话本身的故事性和完整性也没有了。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由此可知,神话在本质上是艺术而非科学,是用想象或幻想建造起来的艺术。没有幻想就没有希腊神话;没有希腊神话;也就没有希腊艺术。因此,用科学或者功利性很强的观点来解读神话的做法,与神话的性质是相悖的。
2
前面说过,《山海经》对夸父的死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既说他是逐日道中因干渴而死,又说他被应龙所杀,这岂不矛盾?现代神话学家袁珂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夸父乃巨人族名,非一人之名也。”也就是说,逐日的夸父和被应龙所杀的夸父并非一人,而是夸父族中的两个人。可惜,这也只是一种推断,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要弄清夸父真正的死因,还得另寻途径。
我们知道,夸父神话的中心主题就是“逐日”。“日”的表层意思是很明确的,即指自然界的太阳。但神话是幻想的艺术,这个特性又决定了它除了有表层的意义外,一定还有更深层的意义。甫雷泽曾指出:“神话是的有机成分,它以象征的叙述故事的形式表达着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在中国,“日”的象征意义就是指“帝”,“天帝”、“天子”,如炎帝又称“太阳神”等。由于杀死夸父的是应龙,应龙又是黄帝的手下,所以,这里的“日”亦可看成天地正神的“黄帝”。既然“日”有表层意义和象征意义,那么,把夸父“道渴而死”看成表层意义,把应龙杀夸父看成象征意义也应在情理之中,夸父之死的矛盾也可由此而解。
大凡故事总讲求来龙去脉。黄帝为何派应龙追杀夸父?夸父又为何要“逐日”?我们还得从神话结尾的“弃其杖,化为邓林”去追溯原因。试想,夸父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使出全身的力气抛出手杖,使它化为一片郁郁葱葱、桃花灿烂的桃林,为何不在北饮大泽的途中,而是在“函谷”附近的“桃林”?“桃林”,据《山海经·中山经》里记载在“今弘农湖县阌乡南谷中”。还载:阌乡“夸父山其北有林,名日桃林。”“自潼关至函谷,俱谓之桃林塞”。“桃林”即“桃源”,即“桃林塞”,它和夸父山现今都在三门峡灵宝境内,位居函谷附近。函谷,不仅是出关之地,也是大地母亲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或者就是女神女娲的化身。前面说过,《大荒北经》记载:“后土生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