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他将意象运用得自然妥贴。梁衡采用的意象往往都是做适当的安排、设计、处理。显得自然妥贴,不穿凿附会,晦涩难懂。他写延安时期毛泽东时所运用的窑洞的意象,写西柏坡时期五大领袖时紧紧抓住的红毛线、蓝毛线的意象,此类意象都是极其具体细小,但又往往贯穿文章始末,就像一根金丝彩线串连起如珠如玑的文字,给我们带来真切的感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审美的快乐。比如他的那篇《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作者选取了了邓小平在“文革“落难中居住的一座小院和那条每日抄近道去车间劳动时用自己的双脚踩出来的一条小路为观照人物的艺术视角。从而折射出邓小平同志“文革”中被打倒,在江西落难之时,仍明大义、知大理、以责为重、名为轻、命又次之的大智、大勇和时刻不忘国家民族命运的大政治家的情怀。小院和小路两个意象营造显得那么的自然妥贴而又意味隽永。他曾说过:“找到了邓小平落难江西时劳动过的工厂;找到了毛泽东写《论持久战》的延安窑洞……在德国特里尔小城找到了马克思出生时的房子。”(《文为通而写》)从中我们发现梁衡所营造的意象,都与人物经历的生活密切关联,或曾居住过的地方,或曾使用过的物品,或曾留下的痕迹。这些又往往融入了人物的思想情感人格,显得水乳交融。
他的这些意象往往都有着隐喻象征。梁衡作品中的这类意象,并不是作者所要写的人物形象本身,往往都是与人物的某些重要品格发生着象征性、隐喻性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在作品的具体语境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随意设定的。因此,这类意象的运用,就自然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比兴味。比如前文所说觅渡河,作为一个具体的地名,其实早在瞿秋白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到了梁衡笔下,“觅渡”二字才被异乎寻常地突出了出来,并把它和瞿秋白人生道路的选择和人生价值的权衡联系起来,从而具有了现在作品中所给予的那些丰富的意蕴。再如前文提到的《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中“小院和小路”,整整三年,在小院里,邓小平细细捋着党的历史,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终于构思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条小路上,留下了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实的脚步。它们负载着一位身处逆境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沉重的思考,他们都象征着这位改革开放大道的开拓者起步的艰辛。
梁衡的人物散文不是用概念和范畴的推演来展开作家的人生体悟和认识,而是借助于具体的意象,从而使他的体悟和认识才能有所依附。正是诸如觅渡河、红毛线蓝毛线、黄土窑洞、小院的小路之类的意象,每一个意象无不生动之形象,有了形象之寓意,文章的主题便有了色彩,有了意象,有了声音,便成了可以意会言传之物,无形变得有形,抽象变得具体了。于是,文眼便使文章满篇生辉,悠远绵长了。才使作者避免深陷于景物描写和历史考据之中,把自己的精神势力得以超拔起来,灵动起来。可以说,有了意象这一独特艺术视角,文章就有了一种提升能力,一种统摄力,一种贯穿力,也就可以从旧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中获得人文阐释和审美抵达。
当然梁衡人物散文的独特的艺术视角,远不止我以上所论述的这些,难免挂一漏万,我也只择其要点略说一二,不妥之处、不尽之意在所难免,还望大方之家能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