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硬膜外持续推注给药法临床观察
2013-09-15 01:30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小儿硬膜外持续推注给药法临床观察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目的:观察小儿腹部手术硬膜外持续推注给药的可行
目的:观察小儿腹部手术硬膜外持续推注给药的可行性,局麻药推注的浓度、速度及并发症,并与常规硬膜外麻醉对比观察。方法:选择32例年龄在9/12一8岁的准备腹部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常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待麻醉平面稳定后,用浙医大舰一彻微量注射泵,将配制好O.8.1.2%利多卡因按 0.4~0.8ml/kg/h的速度持续推注。结果:B组术中较A组生命体症平稳。结论 因为持续推注给药法,是根据首次给药情况及局麻药药代动
力学确定推注速度,使局麻药的量和浓度在硬脊膜外腔内能维持相对的稳定,故硬膜外麻持续推注阻滞术对生理扰乱小,不仅能获得满意的阻滞范围,而且阻滞范围和阻滞程度较稳定,不象常规硬膜外阻滞过程中,在前次向麻药的作用末期或追加给药不及时的情况下,会出现阻滞程度减轻,肌松不良,甚至疼痛的现象。特别是克服了追加给药时,对患儿生理的扰乱,尤其是对一般情况较差的患儿。我们认为,持续硬膜外阻滞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小儿麻醉方法。
小儿硬膜外;持续推注
小儿硬膜外腔阻滞由来已久,硬膜外持续推注给药用于手术病人的麻醉未见报告。我们用浙医大WZ一50C6T微量注射泵成功地为16例小儿实行硬膜外持续推注给药阻滞术。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此法是小儿腹部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32例,均无硬脊膜外麻禁忌证。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为9/12~8岁。手术种类见表,随意分为两组。A组为常规给药对照组,B组为硬膜外持续推注给药观察组。术前常规组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及鲁米那,不合作者给予基础麻醉,多采用硫喷妥钠,浓度为1%~2%(个别病例用热源胺酮6.5mg/kg)深部肌肉注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表1中32例手术种类,依据手术部位及范围选择穿刺点,一般较成人低1~2个节段,都行正位入路,证实穿刺针确已在硬脊膜外腔后,向上置管2~3cm,配制0.8~1.2%利多卡因,如无禁忌者常规加人1130万肾上腺素,容积按下式容积(ml)= 2 ,再依此式根据患儿年龄、体格、全身情况和手术要求增减20%容加1/%。将总量的1/5~1/4作为试验量,如无脊椎麻醉征象,其余量A组一次或二次推人,B组其余量分次推人,待麻醉平面及效果满意后,将配好的局麻药10~30ml装入定量泵内,按0 i 4一O.8ml/I(g/h持续推注。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电、体温及呼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