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32例腹腔镜松解术应用体会(2)
2013-09-15 01:30
导读:术后4-8d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随访3~65个月均未见症状复发。 3讨论 3.1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腹腔内粘连通常由于腹部手术、腹腔炎症、腹部
术后4-8d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随访3~65个月均未见症状复发。
3讨论
3.1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 腹腔内粘连通常由于腹部手术、腹腔炎症、腹部外伤、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造成,80%为腹部手术引起[1], 采用传统手术肠粘连往往手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应用腹腔镜进行肠粘连松解手术具有微创的特点,治疗效果肯定,发生再粘连的几率明显减少[2]。我们考虑腹腔镜手术引起在粘连的几率减少的原因:①研究表明,腹腔局部纤维蛋白形成是引起腹腔粘连的重要原因,腹腔镜手术切口小,腹膜炎症反应轻,腹膜组织型纤溶酸原复合物下降小,不容易形成腹腔粘连,因此,引起的肠梗阻概率比开腹手术小。②腹腔镜手术入腹无需常规开腹、关腹,减少了组织的损伤和缝线反应,减少了这一作用引起的腹腔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③常规开腹手术时过多的机械刺激损伤胃肠道浆膜。组织长时间缺血或水肿,增加了腹腔感染的可能,使腹腔内炎症渗出增多,术后易发生再次粘连,产生肠道梗阻。而腹腔镜手术对腹内脏器的机械刺激牵拉较少,持续时间短,使腹腔腹膜的损伤最小,减少了粘连的再发生,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早日恢复。④传统手术打开腹壁腹膜,脏器大范围长时间的暴露于空气中,使组织表面干燥,组织也因水肿,加重炎症反应,
3.2病例的选择:适应证为选择在手术后一段时间(最好6个月以上),肠粘连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估计粘连较局限,病人可耐受,有腹部手术史的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仍无好转;粘连性肠梗阻伴有局限性包块,固定在腹部某一部位,或经多次腹部平片提示固定的肠袢;经非手术治疗后已经有肛门排气排便,但肠梗阻症状仍没有完全解除者。禁忌证:①术后有出现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等并发症者;②严重腹胀或有腹膜炎表现的肠梗阻:③发现有肠道占位性病变,肿瘤标志物阳性也列为手术禁忌:④术中探查肠管间、腹壁网膜间广泛、致密粘连者。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3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第一个穿刺孔应尽量远离原切口疤痕,至少在6cm以上,最好近脐部,采用直视法开放式置人套管针[3]。②各穿刺孔位置应根据腹腔内情况及术中需要而定。应遵循“宁靠腹壁,勿伤肠管”的原则,尽可能地保存肠管壁的完整性,肠管壁若有出血,以压迫和缝合为主,禁用电凝止血。③粘连分开后,应彻底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