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3-09-16 01:08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目的:探讨并比较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
目的:探讨并比较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对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疏导、认知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用药干预等护理措施,分别在干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饮食、运动、体重、疾病知识掌握,对药物依从性明显好转。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提高自我管理疾病能力。
老年人;高血压病;护理干预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
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1]。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导致高血压的原因除与遗传有关外,更多是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具有不良生活方式越多的人,其高血压的病情越严重[2]。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对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本科确诊为高血压老年住院患者55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6例,年龄72~91岁,平均年龄83岁,生活均能自理。所有病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3],Ⅰ期高血压28例,Ⅱ期高血压18例,Ⅲ期高血压9例。
1..2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老年高血压调查表”,在护理干预前向每一位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5例)发放问卷(调查表),在通过进行护理干预1年后,再次对这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2.2护理干预措施: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1.2.2.1 心理疏导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有焦虑、抑郁、易激动等心理情绪,应尊重和关心患者,对不同的个体运用理解、安慰、帮助、鼓励、支持等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说明情绪变化与疾病的关系,鼓励患者要心胸开阔、乐观舒畅,保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良好心态,控制不愉快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以免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1.2.2.2 认知干预 根据对不同患者能力的评估进行不同程度及形式的健康指导,包括定期举办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宣传资料、电话咨询等方法,向患者传授高血压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主要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相关知识,并针对患者的认识误区进行重点指导,使患者和家属了解高血压的诊疗知识及预防措施、服药注意事项以及高血压与运动、情绪、饮食、不良嗜好的关系及危害性。对年龄偏大或其他特殊情况者,采取一对一指导方法以及家属代学方式,普及自我防治知识。每月电话随访或询诊家访1~2次,并指导患者监测血压、监督患者护理干预的执行情况。
1.2.2.3 饮食干预 通过对患者饮食习惯的评估,找出其危险因素,戒烟、限酒。要控制胆固醇食品,宜清淡饮食,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5g/d,适当控制总热量,不吃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多吃一些保护血管和具有降压作用的食品,比如豆类、玉米、大蒜、苹果等[4]。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把高血压保健食谱打印成册送给患者,并定期检查干预实施情况。
1.2.2.4 运动干预 劳逸结合、动静结合是健康长寿的保证。老年人应加强锻炼,适量的运动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血管壁的新陈代谢,使血压缓慢下降;同时减轻体重,舒经活络,增强血管壁的弹性。患者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拳、舞太极剑等有氧运动,每周锻炼3~6次,每次30~60min,量力而行,以不感到心跳气喘和疲劳为原则。运动坚持有序、有恒、有度,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5]。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1.2.2.5 用药干预 高血压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告诫患者不能根据自己感觉血压高或低来增减药物,不可随意突然停药,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疗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作用好、副作用小的降压药物。
2 结果
2.1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 见表1。
表1护理干预前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