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我们知道癌细胞在腹腔内种植的主要途径:(1)癌肿侵犯到浆膜层既有可能脱落种植到腹腔;(2)在手术过程中,被切断的组织间隙中的淋巴管内的癌栓细胞可随淋巴液和血液溢乳入腹腔,发生腹腔种植性转移,这是未突破浆肌层的癌也会腹腔转移的原因;(3)切断胃时胃腔内的癌细胞可进入腹腔内,尽管予以无廇保护,但也可造成腹腔内癌细胞的转移;(4)术后病人机体免疫力低,术后解剖区域的纤维素渗出凝固后对瘤细胞有保护作用。我们应用IPHP是集腹腔灌洗、温热效应及化学药物的一种综合疗法。温热效应可使癌细胞蛋白变性,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并可导致癌细胞缺氧甚至死亡,同时给予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浓度较高,是血管内的几倍,并且局部用药副作用降低。另外温热效应还可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他们有相互促进增强疗效的作用。
诊治结果说明术毕应用IPHP后,大大降低了晚期胃癌术后腹腔转移的发病率。比较发现已侵润并突破浆肌层的晚期胃癌,较未突破浆肌层的且术毕未应用IPHP的胃癌患者,术后3 年腹腔转移率有明显降低[2-4]。我们在对29 例胃癌的根治术中的体会是:(1)长期以来中晚期胃癌术后的腹腔复发,如果予以术中轻柔探查,尽量减少刺激瘤细胞,就会减少瘤细胞局部脱落及向远处转移;(2)发现肿瘤后立即予以局部控制,并且在切断胃及十二指肠时予以厚纱布充份保护,减少脱落的癌细胞不会落入腹腔,并且保证切缘处快速病理查无瘤细胞,使肿瘤得以彻底切除得;(3)术毕给予IPHP疗法,予以清除腹腔内残留的瘤细胞,防止其局部种植转移及肝脏转移,但其控制腹腔外器官转移较静脉化疗差;(4)因此术后再予以系统的化疗,清除可能远处的转移淋巴结及瘤细胞,那么会大大减少术后腹腔外转移的发病率,术后3年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预防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腹腔内复发有明显疗效,可提高生存率,且方法安全、简单、实用。不良反应少,是值得应用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临床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