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血压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的研究进展

2014-12-29 01:25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高血压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的研究进展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毕业 高血压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的研究进展 李远
毕业

高血压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的研究进展
李远强 刘敬臣
广西医科大学1附院麻醉科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中高血压患者的逐渐增多,如何降低高血压患者在
围术期的心血管风险性已经成为麻醉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之1.本文将就高
血压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性作1综述,以便在围术期更好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
评估和管理.
1 高血压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升高的动脉压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动脉血压
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的基础;对于并发心血管疾病和卒中来说,它仍是最重
要的可预防的危险度因子之1[1].在1般人群中,心血管意外发生的风险性随
着动脉压的升高而呈规律性的上升.国内有资料显示,从大于110/75mmHg开
始,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2].在40~70岁的
人群中,动脉压在115/75~185/115mmHg范围内,收缩压每上升20mmHg或者
舒张压上升10mmHg,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将增加两倍[3].
2 高血压的分类
升高的动脉压力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性是相关的统1体,动脉压力越
高伴随的风险性就越大.因此,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对升高的动脉压进行分级
或者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于1999年制定了高血压
的新定义和新分类:在未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
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的,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同时,WHO/ISH取消了
中华麻醉在线 http://www.csaol.cn 2007年9月
以靶器官损害为标准的高血压分期方法.Ι级高血压(轻度)为140~159/
90~99mmHg;Ⅱ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mmHg;Ⅲ级高血压(重度)

大学排名


为≥180/110mmHg.2003 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
第7次报告( JNC- 7)在制定高血压分级上提出了1项新的分类 "高血压前
期",即收缩压为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为80-89mmHg.
通过对高血压的分类,使我们能够判断1个病人的动脉压在1定范围内持
续上升所处的位置.但是,这个分类仅仅是建立在动脉压力读数上的,而没有
考虑其他伴随的因素.对于将进行手术的病人来说,它的运用还具有1定的局
限性.麻醉医生常常呼吁,在临床上是否能够制定1个针对手术患者的动脉压
范围.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1个明确的围术期血压的安全范围.目前
麻醉医生普遍认可的是,术中和术后的血压控制在基础血压的80%~120%之
间是比较安全的.
3 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联系是很明确的.很多回顾性研究强调了高血压的
后遗症如心衰和缺血性心脏病等与手术期间的并发症相关[4].由Lee及其同事
做的1项研究,也证实了高血压的后遗症如缺血性心脏病,心衰和肾衰是围术
期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子,这些伴随长期高血压产生的靶器官损害,可
能比血压本身具有更强的预测价值[5].英国高血压协会指南和美国心脏协会/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HA)指南都强调了伴随疾病及制定治疗阈值时心血管
疾病危险因子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存在靶器官损害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
时,高血压的治疗阈值则需要降低[6].
由此可见,对于围术期的高血压病人,预先存在的高血压并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术前可以根据上述指南对这些具有显著风
险性的靶器官损害进行评估.
4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20世纪90年代以前,普遍认为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1种自然现象,
并将舒张压视为比收缩压更为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随着大规模临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床试验的开展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发表,收缩压的重要性才被逐渐认识.许
多研究已表明,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并且与年龄呈线性关系;舒张压开
始时也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男性到6O岁,女性到7O岁以后则开始降低,脉压
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宽.最近的研究显示,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指
标及卒中,心衰,肾衰,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预报因子,收缩压和脉压比舒张
压更为可靠[7].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尤其是伴有舒张压降低(即脉压增宽)的
患者,具有很高的心,脑,肾血管损伤的风险性[8].
许多准备手术,动脉压符合第3期高血压标准的患者,大多都是1些单
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病人.单纯收缩压高而舒张压低(即脉压大),是老年
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收缩期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治疗将有助于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调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
血管风险性及预后方面的资料还较少,其对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还有待于
进1步研究.
5 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具有正常波动的动脉压与习惯性升高的诊所动脉压之
结合体[9].对于白大衣性高血压的诊断,不同的研究有各种不同的动脉压阈值.
目前,获得了广泛接受的诊断标准是:日间平均动态血压不高于135/85mmHg,
而在诊所血压则升至140/90mmHg或者更高 [9].Pierdomenico及其同事通过对轻
度高血压患者4年半的观察研究发现: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日间动脉压波动不
超过135/85mmHg)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远远低于"真性"高血压患者;与血压
正常者相比则差别很小[10].
当医生和护士去查房时,可能会引起患者动脉压的升高.白大衣高血压的
升压作用可能与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和警觉反应有关.经研究发现,在白大衣
高血压患者的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肾素和醛固酮的水平较高.从Mancia及其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同事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到,大部分外科病人入院后的动脉压与日常的动脉压是
不相等的[11].所以,不能仅仅根据单次动脉压读数就推迟计划好的手术,而应
该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获得对病人血压可靠的判断,其所得的结果才能作
为推迟手术或者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依据.
白大衣高血压与麻醉的临床实践也具有直接相关性.在手术期间,麻醉医
生要拥有患者丰富的血压测量数据是困难的;对患者血压进行的判断和处理,
常常根据的是两3个术中血压的监测读数而不是对患者术中血压数小时的监
测.虽然还没有针对白大衣性高血压潜在围术期心血管风险性预测价值的研
究,但这些对应激有高反应性和交感神经活动控制能力减弱的病人,在手术和
麻醉状态下可能有较高的心血管风险性.
6 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心血管风险
在手术期间,未经治疗或者血压控制不好的高血压病人,极易出现血流动
力学的不稳定,其中包括血压的升高和下降.据Charleson及其同事报道,高
血压和伴有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非心脏性择期手术时,那些平均动脉压1h
内下降等于或超过20mmHg,下降等于或超过20mmHg大于1h和血压升高等于
或超过20mmHg大于15分钟的病人,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性最大[12].术中
伴随着麻醉出现的全身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往往会给高血压患者带来更严重
的后果.因为高血压病人冠状动脉的储备能力已经下降,而心肌氧供高度依赖
冠状动脉的灌注压;所以,当血压低于心肌自动调节范围时就容易发生心肌缺
血.多项研究已经证明,术中心肌缺血与术后缺血性心脏不利事件(如不稳定
型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塞,心源性死亡)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要降低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心血管风险性,术中严格控制动脉压和心率并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进行心肌保护尤为重要.术前动脉压明显升高的病人,术中动脉压的波动更应
该控制在术前动脉压20%的范围内.在手术期间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者α-2肾
上腺受体激动剂,能够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从而可以预防主要的心血
管并发症[13].Howell等的研究表明,对于那些没有禁忌症的高血压病人,手术
期间使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1定意义;特别是那些合并有冠心病等高危因素
的病人,这些药物的应用能够减少手术期间心肌局部缺血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
生[14].由于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及抗交感作用,故能够减少术中麻
醉药物的需要量并能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最近,Wijeysundera等通过对
23项有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后得出,手术期间使用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
能够减少心脏及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肌缺血的发生及降低其死亡率[15].术中
对高血压患者使用吸入性麻醉药进行预处理,有可能成为手术期间另1种心肌
保护的方法.有研究显示,吸入性麻醉药可能可以通过激活线粒体和肉膜上的
KATP通道,从而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能力[16].
7 高血压或动脉压增高患者围术期的管理
在许多非心脏手术的中/老年病人当中,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尽管针对
高血压患者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是术前高血压特别是收缩期高血压,常
常得不到有效的控制[17].因此,麻醉医生经常要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术
前血压控制不良的病人是应该继续进行手术和麻醉还是应该推迟手术以继续
进行降压治疗
109世纪70年代早期, Prys-Roberts及其同事通过1些关于麻醉诱导后
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研究(包括:检测心肌缺血,低血压和室性心律失常)提出:
未经治疗的高血压会对患者的手术和麻醉构成严重威胁,那些未经处理的高血
压患者在麻醉诱导期动脉压下降得更多,他们更容易在手术期间出现心肌的局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部缺血,而舒张压严重升高(>120mmHg)的病人术中心律失常和心血管缺血事
件的发生率也较高[18].这些研究也强调了术中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性与高血
压患者对伤害性刺激(如气管插管)的反应即交感反射增强及血压波动过大有
关[18].这为根据术前血压的测量结果而延期手术提供了第1个理论支持.后来
的研究也表明,在非心脏择期手术的住院病人当中,未得到控制(主要是收缩
期)的高血压与更高的围术期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有关;并且支持严重的高血
压与手术患者围术期增高的心血管风险性可能具有直接联系的观点.从这些资
料中可以推断出,为了降低血压而延期手术,甚至仅是短期的推迟,将会减少
手术期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些指导方针甚至建议,中到重度(舒张压
>110mmHg)的高血压患者应该推迟手术和麻醉,使升高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治疗.
然而,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在入院时高的血压测量值与
手术期间发生的心血管并发症存在直接联系[19].Weksler等对即将接受手术的
严重高血压患者(舒张压保持在110mmHg到130mmHg之间,未合并靶器官损害)
进行了1项大规模,随机,前瞻性研究,其结果没能证明推迟术前患有严重高
血压病人的手术,对减少术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存在任何的益处[20].Howell
等完成的1项系统回顾和对30项观察研究的meta-分析证明,高血压与手术期
间心血管并发症演变关系的优势比达到了1.35(1.17-1.56).这是通过统计学
得出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但却没有临床意义.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入院时低于
180mmHg的收缩压或者低于110mmHg的舒张压与手术期间的心血管并发症有关.
对于入院时动脉压高于这个水平的病人,2者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但这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些患者在手术期间更容易发生局部缺血,心率不齐和心血管的不稳定性.同时,
这些作者通过研究表明,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延期手术和麻醉能够减少
这些病人围术期的心血管风险性;他们建议不应由于术前动脉压的升高而取消
患者的手术和麻醉[21].
对于入院血压增高手术患者的管理,很少有关于是否应取消手术而接受治
疗或术前持续治疗时间的特别治疗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
(ACC/AHA)指南认为:高血压(1期和2期)不是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独
立危险因素,未伴有冠心病或者终末器官损害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能安全
的耐受手术而无须推迟.但是他们建议,对于高血压3期的患者(收缩压
>=180mmHg及舒张压>=110mmHg)应该推迟手术以获得对血压的有效控制[6].特
别是对于合并有靶器官损害的重度高血压患者,延期手术可能是合理的[13].
对于高血压或动脉压增高患者围术期的管理,是1个永恒的话题.任何为
了控制术前动脉压而推迟择期手术的建议,都应该权衡手术的缓急与利弊.通
过有效的处理和适当的评估,将有望降低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
发生率和远期预后.作为麻醉医生,当面临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时,我们更需要
的是保持镇定和谨慎.

    上一篇:麻醉学应试习题集麻醉解剖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