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蓝图,它为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和实施教学提供基本的依据〔’〕,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心工作。在对接理念的下,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高等的时代发展及区域的需求,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共性模式。共性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些共性要求,是全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共同特点。首先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广东医药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我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方向。其次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要求学生必须修满3学分的综合素质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科研工作、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发表文章等,合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其课外时间,开展各种扩展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提高其综合素质。最后是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如引导学生选修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来培养其交叉学科思维能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重视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等。
2.多样化个性模式。学研究显示:学生中存在着很大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人们在进行实践和创造性活动时,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单一的培养模式不仅使人才学术视野受到局限,而且最容易抹杀个体的学习兴趣。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可以找到的比较合理的办法。它能兼顾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个体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除了全校性共性模式外,我校各个专业更是将通过研究和调研获取的信息,融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体现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加强与行业联系以促进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面向广东外向型经济需要的特色班培养模式、针对生物技术领域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而实施的教学科研相结合培养模式等等,对接广东医药经济发展,培养多样化应用型医药人才。另外,减少课内学时,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在一定程度上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选修课程,也是培养多样化人才的一种手段。
四、更新教学内容
在大学里,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碰到的必须明确作出回答的实际问题。正如英国家斯宾塞在19世纪就提出的一个常谈常新的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考察中国大学本科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至少存在3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所学内容中有很多没有多大价值或陈旧的东西,如事实性知识和材料性知识所占比例很大;二是所学内容的广度不够,知识面窄;三是在当代被认为很有价值的知识领域,在中国大学的课程中被严重忽视〔’〕。因此,在以对接理念进行指导教学内容的更新时,就是强调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把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尽量减少学习迁移价值小的事实性知识和材料性知识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甚至可以作为自学内容由学生课余自行了解。
建立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机制,科学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创新的课程体系,以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协调发展。开展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作用较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改革,鼓励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大实验等。如《学》课程按药剂生产流程将有关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药剂学流程教学法”等。
五、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我校通过建设GMP模拟车间、模拟药房、模拟人实验室、模拟法庭等教学场所,开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教学竞赛、教改立项等方式,推进案例式、模拟式、启发式、讨论式等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如公共卫生学院开设的“一次胃肠道疾病的暴发调查”,将现实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搬到实验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地再现和体验实际工作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锻炼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种现场或模拟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投人3 000多万元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引进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VOD视频点播系统、课件录制与直播系统等先进的系统并应用于教学上,大力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支持教师开发专业资源库、专题学习网站和网络教学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大力鼓励教师开展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改革。借助多媒体与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推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