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2)

2015-10-03 01:45
导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因此成为多向、多元的交流工具,人们利用英语,不仅是和美国人及英国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因此成为多向、多元的交流工具,人们利用英语,不仅是和美国人及英国人交流,还要和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交流。传统的英美输入,已经不能适应的需要。跨文化意识,不单指对目的语文化的认知、了解和掌握,还应加强对目的语与母语文化差异的理解,英语作为一门被广泛使用的,不应只承载文化输入的任务。在与他人交际时,还要承载起母语文化输出的任务,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文化理解和文化宽容。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中国文化的输入,无疑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塑造出真实的语境来方便学生的语言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过程中,应加强文化的双向互动。

  三、提高学生文化敏感性的方法

  1.创造文化语境,确立学生主体。教学思路体现了教学的思想,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最终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思路是以词汇和语法为主,辅之以大量的书面练习。这种教学思路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强化自身文化素养,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社会对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的新要求。这就需要他们舍弃惯有的词汇+语法的教学方法,认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创造出真实的语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倾向于把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思路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基础知识扎实,语音语调准确,词汇量较大,应试能力较强,但语言运用能力较差,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对语言学习者的要求,需要对其加以改革。同样的词汇教学,传统教学方法关注的是词汇的发音和搭配方法等,而新的教学思路,则强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克服文化差异障碍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重点词汇时,必须分析它们的特定文化背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创造出真实自然的文化语境,以方便学生学习,使他们成为自主的、能动的学习主体。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讨论、演示、采访或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教材背景入手,多种角度渗透。文化这一定义所涵盖的内容错综复杂,如果没有适合的切入角度,学生在纷繁的话题中就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找到适当的切人点。正如上文提到的,课堂教学所涉及的文化一般是狭义的文化,主要包括风俗习惯、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等内容,教师应从中找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能体现出中西文化差异的话题。对此,教师可以从教材的背景中,发掘出与文化相关的资料。那些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的课文,往往涉及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如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思维信仰、社会习俗等。挖掘这些课文背后的信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积累,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交际技巧,包括非语言交际,教师都应适当涉及,挖掘背后的文化含义,以加强文化知识的渗透。

上一篇:试论《材料力学》多媒体与双语组合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