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理论对中国高校思想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三部分构成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科学主义,这三部分有机地构成了现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遵循这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三个部分完整、系统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这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更为丰富、坚实的理论基础。
2.政治社会化理论对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政治社会化理论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内容,事实上充当了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统治阶级通过政治,进行公民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事实上,资产阶级学者对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研究,就是为了给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各种依据,从而使资产阶级有效地实行社会控制,最终达到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
美国十分重视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稳定发展,重视国策、政策等政治输出的条件和稳定性。并且把人的政治社会化工作从儿童教育做起,从父母的示范作用和家庭的良好教育做起,尤其强调高校的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美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进治社会化的教育,传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是极为有效的。
(二)培养目标的根本不同
因社会政治制度和国情的不同,中美两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两国都要培养符合本国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要求的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富有创造精神的因素。青少年作为各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国家的独立与完整、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
1.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全的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四有新人”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在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培养具有和谐意义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培养目标
2.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称呼,只有打着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之名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时的教育活动,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也表述各异,但其实质都一样,即培养道德上成熟且具有理念和民主行为的公民。这也是和美国社会的基本思想、基本价值观紧密相连的。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不仅包括诚实、守信、勇敢、勤奋等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特别强调美国社会的价值观。美国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自认为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为了维护这种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美国不仅把对它的了解当作基本的道德素质来培养,而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培养民主公民。可以说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把道德目标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把道德目标作为政治目标的基础。
美国把培养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成效与问题共存。一方面,它使个人主义价值观牢牢扎根、造就了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政治冷漠、信仰危机、阶级对立等社会问题。究其根本,这是由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决定的。不合理现象只有在不合理的制度消灭后才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