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进行“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根本
1、改革“两课”教学内容,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两课”教学如果脱离现实就会丧失其理论的生命力和说服力。“两课”教学应既向学生讲述书本上的知识,又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当代变化的实际。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旺盛,接触信息广泛,对日本修改教科书和美化侵华历史以及社会转型弓}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尤为敏感和关注,但同时他们又缺乏社会经睑,对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理解偏激,因而内心时常充满矛盾和困惑。只有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使学生对理论产生认同,引起共鸣和反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避免两课内容的交叉重复以及避免和中学讲述的内容进行低层次的重复。我院首先整合“两课”教学内容,把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整合为中国化的,这样就避免了“两课”内容的交叉重复。其次,选择优秀的“两课”教材,因为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拓展创新“两课”的知识内涵。例如,针对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应该把全球化背景下关系本质作为“两课”教学的新内容,讲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趋势,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一体化与主权、国家幸全的问题;了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状况及发达与不发达国家在利益分割上的两极分化趋向;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同时认清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实现的;学会用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认识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化国家意识。要将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发展成果和政策实践融合到教学中,向学生讲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讲述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以及社会转型出现的矛盾。“两课”教师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对现实问题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不回避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要通过对党和国家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引导学生关心现实问题,解决他们思想的困惑,倍养他们正确分析和解释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改革“两课”的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法是目前各高校“两课”最基本的传统教学形式,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单向的思想交流方式,缺乏相互作用与反馈,是单一的、封闭的、线形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易于使学生产生排斥情绪和逆反,降低了“两课”的实效性。应该建立多层次、开放的、互动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中可以采用两难讨论教学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两难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教学活动刺激学生道德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两难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道德教化的认知内驱力和情感内驱力,实现道德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道德思维的创造性,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与道德行为的成熟;有效地促进了道德理论向道德实践的转化,提高了道德的实效性。在讲述毛泽东思想时,可以介绍毛泽东的伟人风范、生平事迹,以毛泽东的伟大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毛泽东思想丰富的理论内心感染学生。还可以采取辩论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提高“两课”的实效性。
3、加强“两课”师资队伍建设。“两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两课”教师要加强理论研究,不断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动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科研工作的开发与引导,广泛开展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鼓励两课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进一步学习深造,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