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以学生为本是提离“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链所在
传统的“两课”教学总是将学生视为客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课”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功能,倍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让大学生在构建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理论功能,培养大学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从学生接受教育过程来看,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但从学生内化过程来看,外在影响必须通过他们的矛盾运动起作用。因此新形势下的两课教学必须从过去传统模式转变到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当前的现实矛盾、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以学生为本首先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肩负的使命,强化社会责任感;认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尊重和肯定他人的主体性,并使自身主体性的发挥始终有利于增强集体和团队的主体性。
2,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要培养学生的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主体精神;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勇于探索、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团结互助、主动合作的协作精神。以中华复兴为己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主人翁精神。要切实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并注重提升需要的方向和层次,真正让学生做到自省、自觉、自强。
3、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是指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力量。他是人成为主体的基本根据,直接影响着人活动顺序进行和效率。两课教学在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上,要开发学生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中接受积极影响,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自身成才和发展方向的选择能力上下功夫;在开发学生善于调节人际关系,从而使自身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协调能九开发学生善于获取新知识,发现新事物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