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原著教学问题分析

2015-12-06 02:1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原著教学问题分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本文从结合原著进行理论课教学的重


  [摘要]本文从结合原著进行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原著被忽视的原因以及如何结合原著进行理论教学等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原著 教学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它在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特殊地位和丰富内容决定了讲授好这些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与艰巨性。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围绕着如何讲授好这些课程,更好地发挥它们在弘扬我国主义先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做过许多探索与思考,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从不少学校的情况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面孔干瘪、内容枯燥、与现实联系不密切等问题,不少学生对这些课程兴趣不大,有人甚至认为这些课程在高等学校可开可不开,学生可学可不学。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没有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原著在理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和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知识与成果都是以系统理论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理论并非一开始就这样完整与系统,而是散见于这些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人的一系列著作中,是他们在长期地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领导本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将获取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归纳,又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一个又一个科学论断,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光辉著作,我们才能根据这些经典著作,将其中的每一个理论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才会有现在学生面前的一个又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所包括的各门课程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理论背后都有大量的原著存在。而要想学好并真正把握这些理论及其实质,离开原著就无从谈起。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重要思想、每一个理论都是通过一篇又一篇光辉著作来阐述的,都有其针对性的具体问题和形成的特殊背景。如果我们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作家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这些思想和理论的,就不能准确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所阐述的那些具体原理,教师“教”就会流于空洞和抽象,学生“学”就很难摆脱被动和盲目。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原著的作用,千方百计将原著结合进去,处理好讲授原理和阅读原著的关系,实现理论与原著的有机结合。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让学生意识到结合原著学习理论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随教师讲授的进度自觉地阅读一些原著,以便加深对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同时,适当结合原著进行理论讲授,还可以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因为这些著作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革命与建设史紧密相连,而这些史实是丰富和生动的。如果教师能够从史论结合的高度上,适当结合原著与史实进行理论教学,充分发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革命史的育人作用,以“史”来激活“论”,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为讲“论”而讲“论”的现象,避免理论的枯燥与乏味,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二

  尽管结合原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原著问题却往往被忽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教师认识不到位。在不少教师看来,阅读原著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要完成的任务。作为公共政治理论课,只要让学生简单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了解这些成果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精力让学生阅读和学习原著。其次,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中宣部、教育部明确要求在普通高校开设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它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证我国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对青年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好多大学生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些课程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专业课,至于公共政治课,可学可不学。这就导致除了部分学生因考研需要而不得不学外,大多生在思想上缺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再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阅读原著就更没有可能性。再次,课时普遍偏少。尽管教育部对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规定课时普遍较少,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想给学生讲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让学生掌握其基本内容和活的灵魂,已非常困难,更不用说抽出时间让学生读原著了,再加上有些学校借口强化专业课而挤压了原本就有限的公共政治课课时,公共政治课教学几乎是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讲授基本原理都缺乏起码的课时保障,让学生阅读原著更是无从谈起。

上一篇:关于高职院校“两课”考核方式改革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