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从认识论和人类思维特征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真理的无限接近,世界上没有终极了的理论存在
任何一种理论,它只是人们对于实践规律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都只是相对性的认识.正如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一样。同时,我们人类的认识又是一个理论主观向实践客观的无止境的接近过程,是思维对客体的永的、无止境的接近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承认某种已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止理论,更不承认有终极理论的存在。这充分体现了人的认识发展的一般特点,体现了认识发展的规律。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正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前,我国僵化的体制是依赖于一整套“左”的思想观念构建起来的。这种“左”的思想主要表现为:用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的教条式的理解,用过去对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是完全偏激的认识,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和政策等等看待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客观现实,这无疑是与与时俱进相悖的。
如果我们头脑中没有与时俱进的意识,那么,就不可能有观念的更新,不仅以往难于解决的问题仍将存在,而且还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持续保守的思维系统——顽固不化。这是时代最可怕的精神痼疾。在存在保守意识的情况下,不可能创建出一个全国人民期望的不断变革的改革和创新氛围,相反,只能是不断恶化的状况。所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髓就是——与时俱进。
五、与时俱进的条件是尊重科学,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由于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从来都不是以单个人的形式进行的,这就不但要求社会主体中的个人要认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要求从事社会活动的集团、政党和阶级树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并以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自己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按照客观世界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含义之一。如前所述,一切科学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今天被确认的真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被发现存在问题。从我们党早期的“包围城市”到“城市领导乡村”;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解放思想”到“全面创新”,都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考虑而提出的规律性认识。应该承认,这些认识在当时当地的特定条件下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一定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路线的依据。科学的认识论和正确的思想路线的统一,既为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本性的内在要求。
与时俱进需要相当大的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和家的胆色。“文革”结束,面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邓小平发表一系列旨在批判“两个凡是”的重要谈话。大力推进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特别是1978年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与时俱进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