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与时俱进不是对过去的一切进行全盘否定,也有继承和坚持。与时俱进既需要动态的看待国际国内的、的新变化,也需要静态地看待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的新变化,要动、静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旦确定,就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认为,任何真理首先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性的认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统一。如果在变化了的条件下,事物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还仍然照搬老一套,或者历史条件尚不具备,把只有在将来才能实现的原则当作现实,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与时俱进要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江泽民同志讲到: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有害的。反对教条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有机统一的,都是为了正确地揭示客观实际。更好地推动向前发展。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新的社会实践,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新的情况做出新的理论推断、概括,进行理论创新,用以指导实践,这是认识论上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真理是相对的。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段的正确反映。人类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还有许多的事物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或没有认识清楚;同时,物质世界在内容上、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人类已经获得的正确认识,只是对物质世界及其属性的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并且是处于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的认识。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限的。与时俱进就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反对唯我唯上的传统意识。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绝对化,把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看成绝对不变的僵死的教条。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可随意套用的现成公式,结果既损害了我们的事业,又阻碍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经验主义把一时一地的经验绝对化,看不到经验的局限性,把一得之功、一孔之见夸大为普遍真理,否定理论的普遍意义,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问题。与时俱进要求我们要具有时代感和全球观。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膊,既要着眼于现在。又要放眼于未来。
与时俱进要把“勇于开拓”和“善于开拓”兼顾起来。既要提倡开拓创新精神。又要信奉科学,反对违背规律的盲目乱干。同时,与时俱进又是继承和突破陈规的辨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了,这一百多年来。我们在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已经达到前人难以想像的程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落伍,就会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新潮流,丧失一次又一次发展的大好机会。这样的事例我们已有许多的教训。
我们已跨入2l世纪,我们越来越希望整个华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变化的全球变革的背景下能够独立地和积极主动地应对变革。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不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可以达到的,也不是无须承担风险就能达到的,更大的变革力量来源于我们的政党是否做到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与时俱进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必将成为我们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我们才能正确处理现在和未来,才能有助于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投入到火热的现代化建设中。
与时俱进启发了我们的实践自觉,加强了人们的时代感和紧迫感,也促使我们对过去进行深刻反思。不断历史经验和吸取历史教训,既要着眼现在、更要放眼未来。
与时俱进是对维护旧体制的思想、观念的猛力抨击,是不断打开解放生产力的金钥匙。生产力的解放首先需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与生产力的解放又是互为条件的,在一定意义上,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也就难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因生产力解放所进行的实践及所取得的成果,对于思想和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又具有决定性意义。
与时俱进更是一种精神状态,时刻在感召着全国人民,鼓舞人们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我们在政治、经济、、、思维发展等面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科学性的真切反映。